?
????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此后10年,從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的設立,到《公司法》、《證券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頒布,資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更重要的是,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的經濟體制能否從計劃經濟全面走向市場經濟,經濟發展能否從外延式擴張走向內涵式提升,資源配置機制能否從簡單組合走向要素整合,與資本市場的發育程度息息相關。
5年來,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全面提高了上市公司質量和治理水平,深入開展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完善市場法制建設,解決了長期影響市場發展的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同時,深化股票發行體制改革,推出創業板、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業務,有效提升了資本市場運行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深有感觸地說,過去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通過調整資本市場政策,強化了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大力加強市場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市場功能發揮和創新發展有了體制機制的保障。“十一五”期間,我國資本市場規模顯著擴大,層次結構日趨完善,市場透明度明顯提高,整體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實現了在更高層面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服務。
????兩千余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相當于同期全國GDP的46%。資本市場已不知不覺中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典型的國企。1998年上市后,通過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獲得了巨大的資金支持,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去年不銹鋼產量全球第一,一躍而成行業“世界冠軍”。公司負責人表示,資本市場帶給太鋼不銹的不僅是資金,更有對市場經濟理解的加深。完善公司治理、集團整體上市等為公司競爭力的提高帶來了制度保障。
????資本市場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20年來,資本市場在自身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促動眾多上市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太鋼不銹只是其中一例。截至今年11月底,上市公司已達2026家,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資產總規模達83.2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2.3萬億元,相當于同期全國GDP的46%。我國各行業的骨干企業基本都已上市,上市公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脊梁。
????新世紀之初,中國銀行業的安全性成為全世界聚焦的話題,一些西方人士甚至認為中國商業銀行瀕臨“破產”。然而,此后幾年里,中國主要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逐漸實現上市,不僅充實了資本,也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此外,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直接融資比重的提高,也減輕了銀行系統的壓力和風險。正因為此,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很多國際知名銀行爆發系統性風險,而中國商業銀行卻增長勢頭不減,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機的沖擊。資本市場對提升我國金融業抗風險能力的作用無可爭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