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道炯:矢志不渝的規范者
1995年3月31日,一位擁有30年財政生涯的老兵,被任命為中國證監會第二任主席,同時擔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和中國建設銀行監事會主席。他就是周道炯。
也許是已經有了擔任大型銀行監事會主席的經驗,也許是長期從事金融領導工作養成的習性,強化規范運行成為他始終如一的理念。
在當時“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下,真要實施起來談何容易?
上任伊始,他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重大考驗:處理當年2月23日發生在上海的 “327” 國債期貨重大違規事件。
為把“327”國債期貨事件造成的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降到最低,周道炯親自主持“327”國債期貨的后續場外協議平倉工作,使該事件得到妥善解決。1995年5月18日,暫停全國范圍內國債期貨交易試點,開市僅兩年零六個月的國債期貨無奈地畫上了句號。中國內地第一個金融期貨品種宣告夭折。
同年9月2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監察部等部門公布了對“327事件”的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這次事件是一起在國債期貨市場發展過快、交易所監管不嚴和風險控制滯后的情況下,由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遼寧國發(集團)公司引起的國債期貨風波”。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被以瀆職、挪用公款等罪名判刑17年。萬國證券、申銀證券公司合并。
此次事件的影響,無異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雷曼兄弟倒閉由此引發的資本市場動蕩。
以此為契機,在1996年,周道炯親自主持并連續下發了《關于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關于堅決制止股票發行中透支行為的通知》等“十二道金牌”,堅決果斷地處理了 “長虹”事件、“華天”事件、瓊民源事件,期貨市場的紅小豆、玉米事件等90多起違法違規案件。周道炯“滅火隊長”的稱謂由此而生。
為在規范中求得更快發展,扭轉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規模普遍偏小、效益差的局面,他向中央提出了證券市場“九五”時期到2010年發展建議:建立統一市場法規體系,爭取盡早出臺《證券法》;建立統一的市場管理體系和市場運行體系;建議國有股與法人股逐步上市;建立合理的投資結構,培育發展投資基金;建立證券市場融資機制;逐步降低市場稅費水平,完善稅費制度等內容。
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聽取意見并支持證監會依此推進實際工作。為此,周道炯果斷改革發行方式,將以往向各省下達發行額度,改為向各省下達上市家數,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實現上市。
他的以規范求發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股指在他的任內,漲幅超過了100%。業內普遍認為,五任主席中,他的任期內是賺錢效應最好的時期。
1997年7月,時年64歲的周道炯卸任,交棒周正慶。離任時,他深有感觸地說,證監會的經歷是他人生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段經歷,但自己實現了“安全著陸”。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