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部門
“合成豆腐”:停止銷售
昨日,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楚網百名網友投票吁請荊州權威部門明鑒超市“千頁豆腐”真偽》這一消息也得到了該部門的充分重視;同時,他們也接到省工商局的緊急通知,當即決定對全市豆腐市場開展專項檢查行動,檢查對象即為包括網民提到的“千頁豆腐”在內的所有“人工合成豆腐”。
昨日下午,記者隨工商部門展開市場檢查。由于作為工商部門對“合成豆腐”的監管手段較為有限,執法人員主要是從證照和進貨臺賬入手,看經營者銷售的豆腐是否是從武漢以及其他各省被查處的“合成豆腐”銷售點進的貨。從該項檢查結果上看,目前尚未發現異常。
今日,市工商部門將以集貿市場、豆制品批發市場、豆制品銷售網點為重點檢查對象,以城鄉結合部的居民小區為重點檢查區域,開展大規模檢查,一旦發現有“合成豆腐”,立即責令下柜下架,停止銷售。本報將對此作跟蹤報道。
提示
“合成”未必合格 市民識別有“三招”
對于廣大網民和讀者所最為關心的問題:食用人工合成豆腐是否對人體有害呢?記者采訪了市工商局消保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科長況慶。
況科長介紹說:就目前的市場而言,包括嫩豆腐、豆腐干等產品,所適用的生產標準都是國家于2009 年1 月1 日起實施的《非發酵類豆制品》國家標準。而該標準的適用前提必須是:經制漿工藝制成的豆制品。如果是用其它工藝制成的豆制品,該標準并無約束力。
因此只要“合成豆腐”所添加的相關添加劑屬于合法添加范疇內的,就不能將它界定為不合格豆腐。
在他看來,在目前的標準下,國家對傳統工藝生產下的豆制品蛋白質含量有明確的規定,而合成豆腐雖然口感還是豆腐,但在蛋白質含量上卻沒有任何說法。
市工商局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識別“合成豆腐”可有三種方法,即:一看:取一塊豆腐在散射光線下直接觀察。傳統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而合成豆腐因為加入了白色素,比起傳統豆腐要白得多,而且比較無光澤;也可能內有水紋、氣泡、細微顆粒等。二摸:傳統豆腐用手按壓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彈性,而且軟硬適度。合成豆腐切面處會比較粗糙,質地不細膩,彈性較差,且沒有白色豆腐液體流出。三聞:在常溫下直接嗅聞其氣味。傳統豆腐是以大豆為原料制成,有大豆的香味。而合成豆腐是用大豆分離蛋白制成,氣味很淡,甚至有化學藥劑的味道。?????
?
?
相關鏈接
從假雞蛋到假豆腐,都是誰“下”的? 城市幸福不幸福,不妨問問低保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