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在新聞發布會上就公路收費問題進行了回應。翁孟勇表示公路本身帶有公益性,收費關系民生。但收費公路政策在中國已經實行了很長一段時期,可以這樣說,沒有收費公路的政策,就沒有中國交通的現狀,也沒有我們剛才所說到的農村公路取得的這些成就。但隨著它的發展,也暴露出一些缺陷,“我們正在研究逐步建立一個穩定的、低標準的收費系統。”
“自1984年第一條收費高速路開通,‘貸款修路,繳費還貸’幾乎成了所有高速路‘建設模式’。一組過路費數據已廣為人知:全球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公里,其中10萬公里在中國,占總公里數70%。不僅收費路段多,通行費也高得嚇人。”這是昨日某網站專題《奢侈的高速路“買路錢”》的開篇語。
如其所言,這組數據人盡皆知,又被提及是因“天價過路費”事件仍在持續發酵。最新消息,平頂山檢察院承認此案存在諸多失誤,將內部追責。而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昨兒也表示理解人們對此事的關注,承認公路的公益性。但隨后又加了一句“沒有收費公路的政策,就沒有中國交通的現狀,沒有農村公路取得的成就”。
這對他或只是句職務性的“場面話”,但可以想象,在天價過路費激得民怨沸騰的語境下,此話效果只會適得其反。果然“交通部:沒有收費公路就沒當下成就”被提煉為新聞標題,掛在各網站顯著位置。可見,說話真是個技術活,不然等你發現自己話被截肢曲解,又要指責別人斷章取義,但這能怪誰呢?那讓人糾結的收費一天不理順,人們就沒有耐心聽你那些滴水不漏的冠冕話,而只會揪著你無意甩出的話語小辮,由此撕開那被粉飾的漏洞。
“368萬過路費”是極端個例,但這罅隙里透出的幽暗,絕非一句“沒有收費就沒有成就”可以遮蔽的。不妨借此剖析一下,為何一起被認為是極為偶然的事件,引起如此強烈民憤。
我們能理解特定時期內,政府因資金有限,無力提供完全公益的公路建設和服務。收費公路在那個時期,確實是起了無可代替的歷史作用。
不過,時過境遷,特定的一頁已經掀過,如今修路架橋這種基本的公共設施建設,在地方財政預算中都有體現。各地也不至于“窮得揭不開鍋”,所以從去年開始,結合燃油稅費改革,逐步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的收費,也早就提上日程。但,揆諸現實,收費之亂仍未有根本改觀。“368萬過路費”中的種種不堪,只是一個以點帶面的小小插曲,但它已如多棱照妖鏡,折射出不少不堪承受之亂。
收費亂象背后,是職能部門的責任缺失之憾。過度逐利、完全市場化的收費舉措,讓公共責任蕩然無存。民眾不能容忍的,不是收費公路政策的暫時必要性,而是有些極端亂收費事件發生后,責任人并不那么明晰,而且大多還都躲在收費政策背后無法被問責。
在法制建設不太完備的時期,特定的臨時性行政收費政策曾一統天下。而如今凡事講求依法而為,公路收費當然也不例外。否則,若在貸款集資等公路建設和收費全程中,都缺乏良性監控,那么出現368萬過路費這類極端事件就不奇怪,而相關問責又會陷入“黑洞”,這才是讓人最抓狂的地方。全程無民意參與,則收費自然只剩“貴”和“更貴”兩選項,如此,怎不讓人愁腸百結呢?
?
?
相關鏈接
史上最臃腫收費站:小小公路收費站113人領工資網帖曝"史上最臃腫公路收費站" 113人領工資交通部回應天價過路費案:正研究低標準收費系統河南天價過路費案疑云重重 真罪犯逃過公檢法三關天價過路費4人被問責 嫌犯自首稱看到翻案希望史上最牛逃費司機:8個月竟偷逃過路費368萬“368萬過路費”與“無期徒刑”的雙重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