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新辦1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就記者提出的河南平頂山“天價過路費”問題答復說:沒有收費公路的政策,就沒有中國交通的現狀,也沒有農村公路取得的這些成就。(《新京報》1月19日)
盡管翁副部長的話在網上招來一片板磚,但仔細想想,作為交通管理部門的官員,他這般表述,實屬正常。
不正常的是,為何我們交了稅還要交費?我們的交通建設成就為何非得靠高收費來實現?“天價過路費”又是誰的成就?聯想到咱們這兒的交通領域是腐敗多發地帶,而河南省交通廳先后有四任廳長因腐敗而落馬,我們當然不會相信,這昂貴過路費所創造的“成就”只是架橋鋪路。
我大抵相信公路收費對中國交通建設是有顯著貢獻的,這個道理實在太淺顯了——錢多,當然可以把事兒辦得像樣一些。就像學生出錢多,就可以進入貴族學校享用優質教育;又好比,既收費又有撥款,許多地方的交通部門辦公大樓建得像白宮,成為各地標志性建筑。只要公權機關把手伸得再長一些,還可以通過征收“醫療建設費”,在醫療衛生行業創造“成就”;征收“呼吸費”,在大氣治理方面取得“成就”。但是,有沒有人想到,并不是所有的公民都出得起價錢享用優質資源。
平頂山“天價過路費”事件的發生,與路費之重不無關系。想想看,農民時建鋒通過掛假軍牌逃費368萬元,而他本人經商營利也才20萬元。這無疑是農民過路費之重的最鮮明寫照。
有一組數字已被廣大公眾爛熟于心:全世界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公里,其中有10萬公里在中國。翁副部長也說過,現在世界上大概有60多個國家采用公路收費政策。但很顯然,60多個國家在全世界只占少數,絕大多數國家的公路是免費通行的。而且,那60多個國家的公路收費總里程加起來,還不及我們一半。同時還要想想,那60多個國家在收費之外,有沒有像我們這樣征收燃油稅?鑒于目前咱們這兒許多二級公路收費站沒有完全撤除,因此就形成了既征稅又收費的怪象。而根據我國2004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公路收費管理條例》,技術等級為二級(含二級)的公路不得收費。6年過去了,翁副部長還在告訴我們,已在17個省取消了政府還貸的二級公路收費站。這,又算不算交通部門的一項“成就”呢?
沒有止境的公路收費,帶來了交通部門的政績或“成就”,但也給民生帶來沉重負擔。過路費不僅加大了車主的出行成本,而且直接抬高了物價、客車票價。交通發展的成果應造福于民,而不是造“負”于民。但現在,公路收費依然不休,而且這錢也不知到底有沒有完全用在交通建設之上。
?
?
相關鏈接
交通部回應天價過路費案:正研究低標準收費系統天價過路費案不該輕輕畫上句號河南天價過路費案疑云重重 真罪犯逃過公檢法三關農民偷逃368萬過路費案存假證 疑點諸多河南偷逃368萬過路費案 主審法官被免職天價過路費4人被問責 嫌犯自首稱看到翻案希望“368萬過路費”與“無期徒刑”的雙重驚詫史上最牛逃費司機:8個月竟偷逃過路費36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