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北非局勢短期難趨穩國際油價今年仍可能走高
國際油價受中東北非地區局勢等因素影響大幅上漲。南非能源部決定從3月2日零時起再次上調成品汽柴油價格,這是自2011年1月1日以來南非政府第三次上調成品汽柴油價格。圖為2月27日,南非比勒陀利亞一個加油站的工人給汽車加油。新華社記者 李啟華 攝
?
海口網3月2日消息??受中東和北非地區局勢影響,國際油價不斷“高燒”,不過在3月1日出現了些許“退燒”跡象。因為沙特阿拉伯再次保證增加石油產量以彌補利比亞的減產,市場恐慌情緒得到減緩。紐約市場油價當天也小幅回落,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91美分,收于每桶96.97美元。盡管如此,亞洲的投資者和專家們仍擔心,由于中東局勢短期難以趨穩,國際油價今年仍可能走高。
中東亂局能否左右國際油價
美國標準普爾公司2月28日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說,如果中東持續動蕩,油價很可能會超過2008年每桶148美元的最高點,甚至達到200美元。中東媒體報道說,利比亞6%石油產能關閉是導致布倫特原油價格升至兩年半以來最高位的直接原因。
約旦《憲章報》日前撰文指出,利比亞是非洲第三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中的重要一員,石油日產量高達160萬桶,利比亞局勢惡化將直接影響世界的能源供應,繼而左右世界經濟的發展走勢。
許多產油國都對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持樂觀態度。歐佩克強調,如果利比亞產能受到進一步影響,其他歐佩克成員國將會增加石油出口以彌補缺口。卡塔爾能源部長2月27日重申,目前歐佩克以及其他國家的產油能力完全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沒有必要擔心中東地區的原油不能出口。
埃及經濟專家本·賽義德表示,國際市場上對于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局勢動蕩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利比亞的石油出口量僅占到全球總量的2%,尚不及沙特產能的30%。他表示,假如石油快速上升的勢頭能在近期回落,說明地區局勢動蕩給全球石油市場的損失很小;而假如價格一直保持在當前的階段,則說明對市場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埃及經濟專家賈邁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利比亞石油減產影響最大的是歐洲,這正是歐洲國家在利比亞局勢發生動蕩之初并沒有顯示出強硬態度的原因之一,現在歐洲對利比亞持強硬立場,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為了穩定石油供應。
油價上漲影響亞洲經濟前行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在全球進口石油最多的前10個國家中一半是亞洲國家,分別是日本、中國、韓國、印度和新加坡。亞洲國家不僅進口石油多,對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程度也很高。日本進口原油的90%購自中東,新加坡的比例是85%,韓國是82%。
在亞洲經濟體中,印度、泰國和越南等其他提供石油補貼的國家受油價上漲的沖擊最大。印度石油消耗的70%以上靠進口(2009年數據),其中50%以上來自中東。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印度受國際市場油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經常項目赤字激增。油價如若再漲,政府將面臨無力補貼油價的困局,整個經濟必會嚴重受損。
油價目前已成為影響泰國經濟最重要的一個風險因素。泰國著名智庫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副主任披蒙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泰國一直在密切關注中東局勢的發展,因為泰國國內消費的汽油70%至80%依靠進口,且大部分來自中東地區。如果中東緊張局勢短期內平息,此前預期的4%至5%年經濟增長率可以實現。但是如果中東局勢持續緊張,油價繼續走高,將會對泰國經濟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
整體看來,中東局勢很難在短期內穩定。本報記者近日在采訪中接觸的亞洲專家大多認為,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亞洲諸多經濟體將難以達到今年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目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作訪問研究的中國學者龐中英對本報記者說,沙特等一些產油國近期雖然宣布增產,但歐佩克成員國通過增加產量平抑國際油價的效果是有限的。長期來看,國際油價仍將取決于利比亞等中東北非國家的形勢是否明朗。
專家強調,就油價上升對亞洲經濟的影響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它會加劇糧食價格的上漲和通貨膨脹。目前,亞洲國家因油價走高而導致食品等其他商品漲價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且不同經濟體之間的互動影響也正在顯現。
油價上升或可推動亞洲經濟轉型
國際油價的飆升,暴露出了亞洲經濟發展的軟肋——對能源依賴過重,它同時也讓亞洲新興經濟體再一次認識到了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性。
從轉型的角度來看,油價大幅上升可能又是一件好事情,因為當石油不再便宜,它就有可能會使亞洲新興經濟體及其企業更加重視節約能源,減少能耗,并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
實際上,國際上一些經濟轉型較為成功的國家,其調整的動力也大多源于以前的石油危機。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給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造成重創,迫使不少國家采取積極的措施,減少能源消耗。
丹麥和瑞典就是突出的例子。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丹麥人經過30多年的努力,使丹麥從一個能源進口國成為了一個能源出口國。從1980年至2006年,丹麥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近60%,但能源消耗卻沒有增加。而瑞典在1970年時,有77%的能源來自石油,近年來通過節能技術創新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這個數字現在只有30%左右。瑞典政府已經打算在2020年時徹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改用樹木枝杈、鋸末屑、秸稈等植物的“邊角余料”為交通工具提供動力,燃燒垃圾以解決冬季供暖問題,用可再生原料替代其他石化產品。
能源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發展路徑。決定21世紀哪些國家能走在前面的關鍵,很可能就在于誰能夠盡早建立起具有不依賴或較少依賴不可再生能源的經濟結構。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的油價上升或可由壞事變成好事。
?
?
相關鏈接
國際油價氣勢難擋 A股或現行業分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