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服務業的荊先生認為,大學生可以嘗試一下,不但可以賺錢,而且可以幫人。不過精子庫的管理與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倫理問題等應該和捐精的大學生交代一下,比較好。
不該捐:
概率小不等于不存在
“如果兒子征求我意見,我肯定不同意。”退休5年的周阿姨覺得,概率小不等于不存在。“如果兩個人遇上了,愛到死去活來才發現原來彼此的父親是同一個人,那多凄涼啊!近親結婚生下了有缺陷的孩子,那整個家族的素質就大大下降了。”
56歲的成叔表示,“如果他要去,我不主張,也不反對。”至于小概率事件,成叔說不會擔心:“捐者受者都互不相知,不知道就不去理會了。”
精子庫:
未設上限鼓勵大學生捐精
廣東省人類精子庫負責人唐立新主任表示,實際上并沒有對各校的捐精總額設立“上限”,他們仍然非常希望各高校的大學生繼續積極支持這項公益事業。捐精可助人,他呼吁更多熱血男兒參與捐精。
近年來,我國人群不孕不育發生率維持在10%左右,且城市人群發病率不斷走高。這使得“借精生子”業務供不應求。如今,全國僅有十家精子庫,不少省份尚未建立自己的精子庫,而廣東也只有一家。一份只能讓五名女性成功受孕,其中有不少樣本的份額已用完。
唐立新表示,目前美國每年依靠供精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孩子大約為2萬—3萬人,中國依靠該技術出生的孩子數量遠低于美國,應該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