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警務創新
“這不是改革,只是勤務方式的一種轉化。有的人為了讓自己提升,做了一件事,馬上說自己是改革。不要那樣。”
本次兩會中,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回答治理官員的問題時出語嚴厲:“對于官員,嚴是愛,寬是害。”
事實上,與打黑同步,重慶也展開了一場警務創新。其中,去年2月起,該市展開交巡警合一改革,在全市部署交巡警警力近萬,對社會治安進行24小時不間斷管控。
>>對話
京華時報:把原來坐機關的干部趕到街頭去當交巡警,是否有壓力?
王立軍:首先說,這不是改革,只是勤務方式的一種轉化。有的人為了讓自己提升,做了一件事,馬上說自己是改革。否定了別人,(就)說是改革,不要那樣。很簡單,就是要適應社會需求。社會需求改變了,還干嗎老是用建國初期的方式?如果說這種轉變讓人們失去了職務、失去了收入,增加了風險,它本身就是一種失敗!恰恰我們這種勤務、機制、體制的轉型,讓人們職務沒失去,收入沒減少,形象還提升,百姓還稱贊,這不很好嗎?
京華時報:有沒有人不理解,覺得你太強硬?
王立軍:在歷史的進程當中總會有人去破題。不然社會就不是發展的。這是一個概念。第二個就是,這種陣痛是讓個人失去了還是得到了?待遇降低了嗎?收入減少了嗎?社會沒受益嗎?百姓不稱贊嗎?不是。
京華時報:衡量這種創新的標準是什么?
王立軍:有些人事情還沒干,先把理想說出來了。有的人剛起步就把結果說出來了。有的人事情還沒干完,經驗就研究出來了,多可怕。我們基本上不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老百姓說好的時候它肯定是好的。
談學術、家人
“防彈衣?可能嗎?重慶社會治安那樣嗎?那我還在重慶干嗎?”
公安局長之外,王立軍的另一重身份是西南政法的博導,研究領域為無創傷解剖、刑事現場鑒定等。
本次兩會,他的這一學者特質充分體現。“DNA、RNA、線粒體……”不時從王立軍嘴里蹦出來。小組討論時,他還同一位醫學界代表現場討論起了這些專業問題。
>>對話
京華時報:你怎么平衡公安局長和學者這兩個身份?
王立軍:我把學術看得很重,因為它能提升我的職業,幫助我理解社會、研究社會。和大家一起共事的時候,文化的承載力和科技的力量才能讓人感覺到公信力。作為一個公安局的負責人,我就是一個班長。什么是領導?下完命令之后他一頁一頁翻資料,這是領。什么是導?自己先一寸一寸地走,防止有閃失。領導這兩個字就是這個意思。
京華時報:時間安排得開嗎?
王立軍:我好像整個的時間,沒有什么業余不業余的。
我已經把我的學術完全融入到職業里了。兩者是互補的。不像有人想的,我就單純去搞研究。
京華時報:除了之前談到的這些身份,你還是一個父親。
王立軍:我肯定不是一個好爸爸,(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履行社會責任,把家人舍棄了。
京華時報:多年打黑,有傳聞說你平時穿防彈衣,更有一些人很擔心你家人的安危。
王立軍:防彈衣?可能嗎?重慶社會治安那樣嗎?那我還在重慶干嗎?不會。這都是人們在猜測。公安局長都是那樣嗎?至于(我的)家人,應該說(他們)是安全的。(張然)
?
?
???相關新聞
瞧瞧俄版“文強”的豪宅都有啥
重慶1名反腐檢察官猝死 曾偵辦文強案李堂堂案
檢察官稱文強落馬之初十分講義氣拒談下屬過錯
檢察官稱文強落馬之初十分講義氣 拒談下屬過錯
重慶15人涉惡團伙受審 案犯曾入股文強弟媳賭場
遼寧巨貪女“文強”強悍警示了什么
遼寧巨貪“女文強”財色兼收 雙規之后依然強悍
重慶打黑將寫成小說 剖析文強等人墮落軌跡
警惕!文強隨時可能“借尸還魂”
原重慶市司法局局長文強今日在重慶被執行死刑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