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擺渡為主的袁錫仁重歸務農生活
袁錫仁向記者展示被救者的證明信(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
在長江上擺渡20年,重慶老船工救起百來人,2007年申報“見義勇為”,執著討要表揚,卻屢遭拒絕。此事在網絡上發布后,引發公眾持續關注和熱烈討論。本月初,記者來到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芳陰村五組,走近這位執拗的老人。
?
白紙黑字加手印
為恩人作證
?
袁錫仁,69歲,小學文化,在長江邊土生土長。39歲前,以務農為生,1981年和妻子杜位群買下一艘小木船,辦齊營運執照,在家門口做起了擺渡生意。59歲時,當地政府因“超載”“未交罰款”“不服從管理”等理由,取消了袁家擺渡船的合法營運資質,“船夫”重歸務農生活。
?
2007年的一個夏日,一則電視新聞攪亂了袁錫仁的生活。報道稱,一名男子救了兩名落水者,被授予“見義勇為”稱號,并獲得萬元獎金。
?
時長不足一分鐘的新聞,如一顆大石頭跌入老袁心湖,泛起陣陣漣漪,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平靜。“我在長江里分10多次,救過100來個人,肯定也能申報‘見義勇為’。”
?
有關救人的十幾個故事,都發生在1981年至2001年間,袁錫仁當“船夫”的日子里。其中許多畫面,他記憶猶新。有些細節已模糊,但有人幫他一起回憶——不少被救者住在本村或鄰村,老袁逐一上門求助,請他們為自己當年的行為作證。
?
“黃長明、黃長華、楊才勇、鄒樹堂、張惺悅……”這些被救者的名字,都記錄在一疊發黃的信紙上,伴隨著一份詳細的親筆證明,替共同的恩人作證。
?
袁錫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992年“珞璜129號”船擱淺事件——載有80多名乘客的客船行至江心,突然擱淺。聽到呼救聲后,袁錫仁夫妻倆立即駕船趕到江心救援?!澳撬覕R淺船被拖時,船身已傾斜進水。我用自家渡船分兩批救人,一共轉移了80多人?!痹a仁的說法得到了白沙鎮多名目擊者的證實。
?
同村的鄒樹堂在證明的結尾處寫道:“我對袁錫仁非常感謝,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备嗳藙t用“情況屬實,特此證明”結尾。每一頁紙的右下角,都留有證明人按下的拇指手印。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