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如何防范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
?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食品安全。法律同時還規定了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并執行原料驗收、生產過程安全管理等制度,對原料采購、原料驗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事項制定并實施控制要求。因此,食品企業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包括《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在內的食品安全標準,不采購、使用非食用物質,堅持企業誠信和自律,是防范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前提和基礎。同時,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消費等環節加強監管,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行為,移送公安司法機關加大刑事打擊力度,是防范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有效手段。
?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疾病信息和監督管理信息等,對發現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名錄及檢測方法予以公布。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公布了“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指導各監管部門及時發現可能的違法添加物,并采取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
七、如何加快完善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
?
根據我國現行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情況,衛生部2009年9月18日聯合相關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快完善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2010年至今,衛生部已制定公布了102項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指定了58項食品添加劑標準,完成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修訂。目前,除香品用香料和膠母糖基礎劑外,80%以上食品添加劑品種已制定(或指定)了相應的產品標準。
?
為盡快完善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衛生部、質檢總局2011年發布第6號公告,規定生產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進行安全性評估,并符合《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的規定。擬生產尚未被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覆蓋的食品添加劑產品的,生產企業可依據衛生部等9部門《關于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9〕89號)的規定,提出參照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標準指定產品標準(含質量要求、檢驗方法)的建議,并提供建議指定標準的文本和國內外相關標準資料。衛生部2011年第11號公告對指定標準所需資料進行了說明。
?
?
相關鏈接:
全國臨床醫療用血緊缺 衛生部斥巨資攻克難題
衛生部: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 嚴查食品安全事故責任
衛生部發布2011年3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
衛生部擬禁止雙酚A用于嬰幼兒食品容器
衛生部通報3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 死亡1487人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