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5日消息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數月高位運行,5月更是以5.5%的漲幅創出34個月來新高。統計分析顯示,5月份生豬同比價格上漲了40.4%,對CPI的貢獻將近20%。如何避免肉價成為CPI高企的主要推手,值得研究。
跟其他農產品一樣,豬多價賤、豬少價升,年復一年,價格漲跌波動不止。價格呈周期性波動,這是農產品的市場規律使然,這樣的價格杠桿不斷調節生豬的生產。但月度漲幅超過40%、山東等地甚至出現“搶豬”現象,說明價格的異常波動可能傷害市場,“帶壞”CPI,容易造成人們對經濟形勢的誤判。
防止生豬養殖業的大起大落,需要發揮市場和政府的雙重作用。當前要防止肉價過快上漲。就長遠而言,還應制定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的價格調節基金補貼措施。當生豬價格跌破盈虧點時,對生豬活體儲備或凍肉儲備的企業進行價格補貼,對生豬定點屠宰業進行經費補貼,對養殖戶(場)進行價格補貼,保證整條產業鏈成本可控,平穩發展。
?
?
相關新聞:
保省內肉價平穩 今年出欄850萬頭生豬將優先供應本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