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北京地鐵電扶梯逆行,釀成了20多名乘客受傷、1名乘客因搶救無效死亡的慘劇。這一安全事故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就在人們尚未從驚愕悲傷之中恢復過來時,7月9日晚,深圳地鐵內的電扶梯又發生逆行事故,造成4人受傷。離奇的是,出事公司7月5日表示,電梯已全部通過驗收。如此不靠譜的安全狀況,如何讓公眾平靜?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務,面向的是大眾,如此關鍵的公共設施頻出質量問題,真是讓人揪心。
在公共服務行業中,“生命至上”、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是頭等大事。因為一旦發生事故,往往造成重大傷害。確保安全應該成為一種最基本的行業意識、最起碼的行業道德。如此頻繁的電梯運行事故,讓人們對每天都在運行的成千上萬部電梯的安全性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不難看出,這樣的事故造成的惡劣影響,遠遠不止于事故本身。
這次安全事故,牽涉到產品質量問題。對于像電梯這樣的產品,發生事故的后果往往是嚴重的。生產廠家在產品的設計、制造和使用上,應該慎之又慎,嚴格把好質量關,理應做好多重防護,避免出現那“萬一”的問題。地鐵電梯頻繁使用,安全檢查更是應當常抓不懈,切不可掉以輕心。從一些報道中可知,北京地鐵出現事故的奧的斯電梯在設計和制造上可能存在“破綻”,使運行風險加大。深圳地鐵出事電梯是法國CNIM公司生產的,目前,事故仍在調查之中,人們期待著早日查明真實原因。如果證實事故本身是人為因素造成,那么絕不可原諒。對那些不對公眾、社會負責的企業,必須讓其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在公共安全問題上,相關監管部門還須切實承擔起責任,對產品質量的管理監督,不能有毫厘疏漏。公共服務能力是從細小的事情中體現出來,是否真正具有“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也是從日常生活中得到驗證的。深圳事故扶梯到底是如何通過安全驗收的,人們不禁要在心里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相關監管部門應從事故中認真總結教訓,認真核查產品的質量檢驗檔案,找出問題根源,查清責任。在安全質量問題上,任何企業都沒有特權,任何相關部門也沒有推諉的理由。因為,生命和血的代價讓我們認清了一個事實,安全和質量監管決不能因有光鮮的“外衣”而放松絲毫。
擺在眼前的無情現實,再次敲響了安全的警鐘。在涉及公眾生命安全的問題上,決不能放任形式主義的敷衍,決不能容忍漠視生命的行為和態度。無論是企業,還是有關管理部門,都應切實認識到肩上責任的重大。高度謹慎,高度負責,應是對待一切公眾安全問題的常態。(王東印)
?
???相關新聞
國內大量落后電梯超期服役 超20年平均使用壽命北京地鐵電梯事故源于設計缺陷 同款產品全國禁用北京地鐵257部事故品牌電梯停用 24名傷者已出院京地鐵扶梯事件敲警鐘 海口將全面檢查手扶電梯北京地鐵4號線電梯故障致1人死亡 市民送紙鶴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