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表示,雖然國際板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已初步完善,但其推出需要市場條件的成熟和社會共識的形成。國內投資者歷來對擴大融資規模十分敏感。
其三是國際市場中一股做空中國股票的暗流涌動。進入6月份以來,在美國爆發的“做空中國概念股”浪潮逐漸蔓延至香港市場。其中,雨潤食品因做空基金發布的所謂負面調查,6月末以來在香港市場股價連續暴跌,已經對國內相關板塊上市公司股價造成了聯動影響。而新加坡主權投資基金淡馬錫在近期減持建行與中行H股,也讓部分做空勢力“借勢”打壓了中資銀行股的H股股價,進而對A股股價產生了負面影響。
股市資源配置功能依然較弱
進入6月份下旬以來,隨著以中石油集團增持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入場和市場對于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避免硬著陸的積極預期,中資券商與外資投行開始一致看多中國股市。雖然A股反彈仍在延續,但市場中投資者卻遠未得到期望中的投資回報。
雖然股民辛苦大半年沒能豐收,但中國股市上半年羸弱的走勢依然成就了不少資金需求者的“收獲”。今年股價曾一度瘋漲1倍的TCL集團,5月27日披露其董事長、CEO李東生欲減持4000萬股TCL集團股票,用于清償因參與認購公司201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所產生的約1億元借款。雖然6月底TCL集團公告稱李東生在減持600萬股后中止了減持計劃,但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減持,依然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股市淪為股東或高管“資金抽水池”的一大證據。
與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神華等央企與大型上市公司此前欲斥巨資掀起增持、回購的抄底浪潮相比,這些上市公司股東與高管的“很差錢”,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資金緊缺程度的極大對比。
與二級市場資金緊缺的同時仍被抽出資金不同,不少傳統行業甚至夕陽行業企業通過IPO募集到大量資金的現實,也折射出國內股票發行市場的種種亂象,并加劇著社會輿論對中國資本市場中另一類資金需求者的爭議。
袁緒亞認為,我國股市募資雖多,但其資源配置功能依然較弱。這直接體現為,國家戰略導向的行業在股市上的融資情況并不樂觀,反而很多成長性不強的傳統企業頻頻成功上市,并獲得了高價發行。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股市大擴容,股民把上市公司喂壯了,圈錢方把股東方邊緣化。”而企業希望通過盡早上市募資得到一勞永逸的生存方式,一方面可能將引起資本市場的不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則可能把中國股市中的資源抽走更多。
?
?
相關新聞:
意大利經濟形勢惡化 美歐股市慘遇“黑色星期一”
股市半年盤點:股民基民都虧損 錢讓誰賺了
股市為何連續出現地量成交 是否意味中期見底
大股東增持“爐火”或融化股市“冷冰”
經濟"軟著陸"需按部就班 股市"翻身日"恐聞風才至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上漲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