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墜入橋下的大巴車被吊上公路。新華社記者 沈汝發 攝
這輛貨車車主楊明承認,張申華當天駕駛的貨車超載。他強調,幾乎所有的貨車都會超載,如果按規定重量載貨肯定賺不到錢。為此,他特地將這輛車加高了半米多,使得車廂高度達到1.78米。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建陽買進中粗砂是1900元,拉回到武夷山賣給高鐵建設工地的價格是3500元,毛利1600元,扣除油費800元,駕駛員工錢100元,再算上車輛損耗,跑一趟也就賺五六百元。“如果不超載,絕對虧本。”楊明說。
對于有關方面將事故的直接原因歸咎于他的貨車超載,楊明表示不能接受。他說,每天都有大量的超載車經過公館大橋,有的甚至上百噸都沒事,“偏偏我的車倒霉,碰上了”。他認為,關鍵是橋的質量不過關。
垮塌的這座中承式鋼架拱橋是由位于武夷山度假區內的公館村為主籌資興建的,1999年11月投入使用。據村干部介紹,修建此橋的初衷是為了當地的商業開發和經濟發展,為此還成立了公館大橋指揮部,由市領導擔任總指揮,村干部擔任副總指揮。記者試圖找到當時任法人代表的村干部黃某了解情況,但其妻說“他這幾天外出,手機沒帶,聯系不上”。
公館大橋建成后,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原先由武夷山景區通過的省道改由這座村建大橋經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