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認為,最近一二十年,我國橋梁建設發展很快,暗藏了不少“事故”隱患,定期給橋梁“體檢”勢在必行。橋梁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有關專家認為,現在一些橋梁,由于設計標準比較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災害和交通事故等對橋梁的損害,病害累累,需引起高度重視。隨著使用年限變長,威脅大橋安全的危險因素也逐漸增加,所以要給橋梁定期體檢。新華社發 蔣躍新 作
公館村黨支部書記祝松貴告訴記者,2001年3月10日,福建省公路管理局《關于武夷山市公館大橋交工驗收的報告》明文規定,公館大橋定于2001年3月18日由南平市公路局接管養護,待福汾線全線完工驗收移交后正式接管養護。在此期間,所發生的大橋養護費用由公館村負責支付。祝說,我們有文件依據,但人家不來接管養護,我們也沒辦法。
一位參與調查的專家向記者透露說,2006年南平市公路局的一份文件顯示,公路部門曾組織人員對公館大橋進行檢查,發現大橋有一些裂縫和缺陷,希望業主對大橋進行維修、檢測、評定后再由公路部門接管養護。這位專家說,大橋之所以沒有移交,可能還涉及到養護費用的問題。
據悉,前兩年,武夷山市花了200多萬元在公館大橋上布置了夜景燈光。當地一位干部說,錦上添花的事情有人做,橋梁維護這一人命關天的事,為何沒人做呢?
盡管公館大橋橋頭立著“限載20噸”的警示標志,但每天超載的車輛來來往往,卻很少有人管理。此次涉嫌肇事的超載貨車司機張申華說,他開這輛車一個多月,幾乎每天都經過公館大橋,但從未被攔下檢查過。唯一一次因超載被交警罰款100元,還是在過橋之后的戰備公路上。
“村建大橋扮演了省道角色,本身就不堪重負,又長期沒人保養管理,不垮才怪!”一位知情者說,“這好比擊鼓傳花,輪到誰誰倒霉。”(陳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