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方回復貧困生來信
海口網11月11日消息??“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吹呀,吹呀,吹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這是一首很多人所熟悉的詩歌《蒲公英的種子》。在菏澤單縣龍王廟鎮,就有一位種植蒲公英的58歲老人,他的名字叫朱瑞方,他種蒲公英當菜吃,因此省下來的錢,被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40年,221名貧困學生,22.6936萬元。如果說這些年來捐出去的這些錢像一顆顆蒲公英的種子,那么朱瑞方的善良與愛心,就是吹拂種子的暖風,而這些種子也會帶著朱瑞方的愛心,飄向一個個受助學生的心中,善良與義舉就這樣在這些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菏澤單縣龍王廟鎮政府西側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朱瑞方的家。兩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張單人床,一個書架,是房子里僅有的家具。但房間并不因此顯得空,因為墻上密密麻麻貼滿了獎狀,掛滿了錦旗。院子外,是朱瑞方自己種的菜。“我從來不去買菜,平時就是吃這些自己種的,為了省錢也從來不吃肉,就算是自給自足了。不過這些種的菜也有吃完的時候,等到那時候我就去地里挖一些野菜吃,薺菜啊,蒲公英啊什么的我都吃過,還挺好吃的!”朱瑞方一天三頓吃的都是不放鹽、不放油的水煮青菜。
當日下著小雨,氣溫已經比較低了。朱瑞方卻依然穿著單薄,床上只有兩床補丁摞補丁的薄被,都是30年前他剛從軍隊退伍時帶回來的。就是這樣一個對自己“吝嗇”的人,在為貧困學生捐款的時候卻從來都是毫不猶豫慷慨解囊。
“小時候因為家里太窮,是年邁的姥爺出去干活供我上學,后來姥爺去世了,我也就輟學了。”朱瑞方告訴記者,當兵后,他更覺得知識重要了。對自己要求嚴格的朱瑞方,入伍當年就入了團,繼而入了黨。入黨時在黨旗下的誓言,他至今仍記得清清楚楚。“我入黨后要節約用錢,捐資助學,讓一些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真正掌握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本領。”
正是這些誓言,定格了朱瑞方一生的追求。
隨著捐助隊伍的壯大,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聯系到了朱瑞方。2008年,朱瑞方成立了單縣愛心工程協會,如今已經有了4697個分會,5144名會員,資助了9895名貧困學生。“我們這個協會的章程規定,加入協會不收取任何會費,所有捐助者和受助者都是一對一直接聯系,我負責給他們‘牽線搭橋’,不參與他們的任何經濟往來。”
回想起自己捐資助學的這些年,朱瑞方坦言,對家人有些愧疚。“兒子結婚我也沒給他準備新房,現在父母都八九十歲了,有時候還說要給我點錢。”“那幾年我孫子從來都不叫我爺爺……”朱瑞方說到這有些哽咽:“但后來他們也都理解了我,在我不能獻血以后我兒子都會替我去獻血。”
?
???相關新聞:
江西下撥五千萬財政資金補貼高校經濟貧困學生
人大回應三代無大學生規定:給最貧困學生機會
面對貧困學生:不放棄學生,就有希望
海口各界人士向貧困學生資助助學金37.8萬元
海口愛心企業義賣5萬多元月餅 捐助貧困學生圓夢
貧困學生午餐現狀調查 有多少孩子需要幸福廚房
殘疾男子打工13年資助13名貧困學生 稱為報恩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