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前日披露數據顯示,9月份煉油行業扭虧為盈,實現利潤約4億元。不過煉油行業受全年原油價格整體高位運行影響,前9月凈虧損11.7億元。這一數據與兩大石油公司前9月煉油虧損645億元的巨額數據相差甚遠。(2011年11月27日《現代快報》)
中石油、中石化作為石油兩大巨頭,似乎年年在虧損,但企業員工及其公司的各種福利,或者高層的獎金及其發放的錢物卻不斷在增長,企業虧損也并不影響這些,即便是“天打了哪嘛的少不了”,正如此,中石油中石化越虧損越有利,越喊窮,越富有。
而對于發改委公布的9月份煉油行業扭虧為盈,實現利潤約4億元,為什么兩大石油公司前9月煉油虧損645億元?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誰又能給他們虧損一個理由?
一是兩大石油公司其實是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名義上在虧損,實際上是在贏利,公布虧損也是玩心眼,來個“貓哭耗子假慈悲”,并不是真心實意,因而讓虧損繼續。
二是虧損也是虧損在外在形式上,并沒有虧損在企業利益上,企業虧損不影響企業利益的分紅。越是虧損說明企業利益分紅利害,更容易讓企業得利,出于此,企業的虧損數字就是不實的。
三是企業統計數字與統計局,或者說發改委公布的數字口徑不同造成的。企業有企業的統計數字,或者把成本打成利潤,也可以把利潤歸入成本,就是在財務做賬時,玩花樣,這樣統計出現偏差也似乎就正常了。
在市場經濟競爭的今天,虧損就是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就要通過扭虧增盈,或者降低成本的形式,實現贏利,只有贏利才能有發展,企業才有可能存在,否則就會被市場經濟優勝劣汰了。可中石油中石化卻不怕虧損,虧損了都是國家埋單,或者讓全民埋單,自己并毫發未損,反而還中偷偷的笑,這樣的計算結果說白了,也是在欺騙全民,糊弄婆婆而已,受害的是國家,得利的卻是中石油和中石化。
煉油業的虧損數與盈利的真相何在?對此,應該由發改委牽頭,統計、紀委監察等部門參與,將此發改委與兩大油企公布煉油業虧損數據相差的630億,真正找出來,給公眾一個交待,給社會一個說法,也給虧損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