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網12月9日消息(記者 海口網暗訪組)借問海口實惠海鮮廣場何處有,市民遙指板橋路。作為海口最實惠最“平民”的海鮮市場,板橋路海鮮廣場已成為游客到海口吃海鮮的好去處。但是近日,多位市民和游客向66822333海口網投訴稱,該廣場的商販不文明經營,缺斤短兩坑消費者。記者對該市場進行暗訪時發現,公平秤成了擺設,缺斤短兩成了商販間公開的“秘密”。
缺斤短兩 坑你沒商量
海鮮廣場里分為海鮮區和加工區,要先在海鮮區購買生鮮后,再拿到加工區加工食用。按照市民的投訴,出現宰客行為的正是海鮮區。
昨天傍晚,記者來到了海鮮區,首先選購海白螺,商販幫記者挑選裝袋,然后過稱,未等記者看見稱標,商販就說1斤。但當記者拿著海螺在公平秤上稱量時發現,只有8兩多,少了近2兩。記者找到了商販,商販二話不說,直接從記者的手里接過袋子,又挑了幾個螺放進去,又稱了一次,再交給記者。期間,商販一臉的不悅。
記者再次換了一個海魚攤位,經過砍價后,38元/斤的魚最后以35元的價格成交。記者挑選了一條,商販用稱一稱,1.2斤。記者表示要稱夠量,該商販表示夠稱的。但是記者再次在公平秤上稱量時發現,只有1.1斤,少了1兩。該老板娘發現短兩后,直接給記者退了4元。
在花蟹攤位,記者購買了兩只花蟹,一稱1.8兩重,即便記者再三表示要稱夠量,但是最后還是發現少了1兩多。缺斤短兩,這并非個例。記者再找了幾個攤位,均有發現售賣的海鮮出現短兩的行為,很多商販都是通過做手段,使用八、九兩秤,很多人稱完海鮮后沒有去公平秤上稱量,直接被坑了。
而商販對缺斤短兩也有理由:“看錯了”、“指針有時會有誤差,有點偏離”。一位商販告訴記者,商販通過調整盤稱中間的平衡蓋,可以隨意調整作假。
公平秤成擺設 少有人問津
記者在加工區5排3號處看到了一個公平秤,但是卻沒有值班人員。記者多次發現缺斤短兩,想找管理人員詢問均落空。
記者注意到,人來人往的海鮮區,卻少有人使用公平秤,消費者購買后就被加工點的服務員領著前往加工區。很多商販缺斤短兩也是因為消費者一般不使用公平秤。公平秤成了一種擺設,裝模作樣,也起不到震懾商販欺騙消費者的作用。
缺斤短兩已是公開的“秘密”
海鮮并沒有明碼標價銷售,而是商販自己叫價。有時隨著天氣的變化,海鮮價格也會上漲,但是相對其他的海鮮店,這里的海鮮被稱為最實惠最平民的,因此,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購買和食用,板橋路的海鮮廣場也成了海口小有名氣的海鮮廣場。
由于沒有明碼標價,很多消費者購買海鮮時,還可以還價砍價。而這個還價砍價,卻成為了商販一種變相的漲價。他們通過調整稱標,以缺斤短兩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利益。而這種缺斤短兩的方式,在商販間成了公開的“秘密”。
加工區的一位老板告訴記者,要是沒有熟人帶著去購買海鮮,那肯定是被宰的,這大家都知道。很多消費者購買海鮮也沒有核實斤兩,都不知道被宰了多少。不過,一般少1、2兩是正常的。
“這個也沒有人管。”該老板稱,海鮮廣場有保安,但是只負責治安,并沒管理市場里的行為。一般都是消費者發現不夠稱,直接找商販,他們會退錢。要是舉報,取證很難,“沒有購物小票,舉報也是講證據,工商才能查處。”
這里真的如加工點的老板說的那樣沒人管理嗎?任憑商販這樣缺斤短兩欺騙消費者?還是商販比較狡猾?記者也沒有找到有關的管理人員。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海口網暗訪組]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