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網行動”的戰果中,更多的案件背后是公安干警出生入死、千里追緝,是他們苦口婆心、規勸引導,是他們深入群眾、發動支持,而這些很多是不為人所知的
金牌配角、知名學者、名寺住持、億萬富翁、相親嘉賓,竟是改頭換面、隱姓埋名的在逃人員!隨著這些逃犯的相繼落網,上一周這類奇聞最為奪人眼球?!疤炀W恢恢,疏而不漏”,對于其中一些頗具戲劇性的情節,人們難免心生感慨。感慨之余,社會公眾把越來越多的信賴與期待寄予“清網行動”——公安機關網上追逃專項督察行動。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可現實有時竟比藝術想象更精彩。諜戰劇《潛伏》中的配角吉某,近日被警方發現是襲警搶槍的逃犯,已潛逃13年。難怪有網友調侃,能潛伏在《潛伏》中,吉某的演技實可駕馭“余則成”這個男一號了。前不久,邢臺警方認定,指證曹操墓造假的“知名三國文化學者”閆沛東系網上逃犯胡某;吉林在逃人員吳某參加電視相親節目,并出盡風頭成功牽手女嘉賓,沒料到被人認出報警……
這些逃犯妄圖憑借“大隱隱于‘戲’”等手段,僥幸逃脫法律制裁,結果“戲”還沒演完,就落入法網。警匪劇情向來有其獨特的吸引力,所以這類“有故事”的案件自然傳播很快。實際上,在“清網行動”戰果中,更多的案件背后是公安干警出生入死、千里追緝,是他們苦口婆心、規勸引導,是他們深入群眾、發動支持,而這些很多是不為人所知的。
拿“金牌配角”吉某為例,民警就在“清網行動”中結合“大走訪”,多次走訪他的親戚朋友,有人說“電視上的那個人和他倒是有點像”,最終引起警方注意。
數字最有說服力。12月16日,公安部召開“清網行動”總結表彰會,這場為期6個多月的專項行動,共抓獲公安部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16人,涉嫌故意殺人在逃人員1.2萬人,潛逃10年以上在逃人員2.3萬人。
顯著的戰果背后,是強大的民意支撐。這次“清網行動”有幾個特點,例如,創新技戰法,將信息化作為追逃的主要方式,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發揮區域及國際警務合作機制作用,加強警種間、部門間協作配合;堅持走群眾路線,廣泛深入發動人民群眾。其中,“人海戰術”大有斬獲:僅群眾舉報的線索就達3萬多條,據此抓獲在逃人員1.9萬人。
“清網行動”已經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著追逃工作結束。當前很重要的工作是,公安、檢察、法院等機關要嚴格依法辦案,給落網逃犯以應有的懲罰。同時,要認真總結固化“清網行動”的經驗做法,保持和發揚“清網行動”形成的過硬作風,進一步完善追捕網上在逃人員的長效機制。
?
???相關鏈接
公安部:“清網行動”21名民警犧牲 為歷年少見公安機關“清網行動”抓獲潛逃10年以上者2.3萬公安部:“清網行動”網上在逃人員下降率達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