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工程多采用機械化作業,圖為機械車正在壓路。(通訊員 吳開賢 攝)
技術人員對剛剛壓好的路面進行當場檢測。(通訊員 吳開賢 攝)
G98環島高速公路白蓮立交橋至白馬井立交橋段改建工程自去年12月15日正式封閉開工以來,圍繞施工帶來的通行不便問題就一直沒有間斷過。有人怪其封路面積太大,也有人責問“為何路上光看到機械車,都沒什么人在干活?”質疑聲四起之下,令人不禁琢磨:大面積封路且工期長達一年多,是要怎樣修?這么大一個改建工程,又到底能多大程度改善“爛”了這么多年的西線高速公路?1月11日,記者跟隨海南省交通廳工作組來到道路施工現場一探究竟。
探訪一:干活人少是因為機械化作業
G98環島高速公路白蓮立交至白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項目,是海口至洋浦1小時交通圈公路改建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始全長近100公里,共分為4個標段。記者上午首先到達的是福山立交-白蓮立交標段,現場并沒有“熱火朝天”的干活場面,除了一些身穿反光服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剩下的就是一臺臺巨大的機械車。2臺攤鋪機正在將攪拌好的水穩碎石(工程用語,由碎石、水和水泥拌和而成)鋪下去,車過之處路面被壓得十分平整。
在另一處路段記者看到,隨著一臺銑刨車勻速移動,十幾厘米厚的瀝青層被輕松地銑成碎石,并經銑刨車上的傳送帶運到了翻斗車中。據悉,這些被銑下來的碎石很快就會被送去附近的場站,加入水泥等材料后進行再加工并運返使用。
“都現代化建設了,哪還能靠人工拼勞力,全部都是機械化作業?!币幻諚畹目偣こ處熣f。
據工程人員介紹,正在改建的公路由上下四層結構組成,最底下是一層20厘米厚的級配碎石,往上是一層38厘米厚的水穩碎石,再往上是一層12厘米厚的泡沫瀝青,最后再鋪上12厘米厚的瀝青表層,全部按試驗室測定標準,并且由機械操作完成。工程完畢后,這一路段的公路路面將比原路面加厚30余厘米。
“加厚以后,路面的受重能力和耐損性自然也隨之增加,有利于延長公路使用壽命?!蔽骶€改建工程指揮部副部長馮冠群說。
探訪二:工程復雜是因為標準化管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西線修建工程是西線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手術”,也是省交通廳要求實施標準化管理后的第一個項目。所謂標準化,就是任何一個工程細節都要精確到位,包括管理、施工、機械、設置等,有些標準甚至讓人聽了不可思議。
據介紹,工程每個標段均配備了一個標準化試驗室,里面不乏德國進口的儀器,專門用于提供標準對比的數字。與此相對應,每個標段現場都有數名手持器具的技術人員跟在剛剛鋪好的路面后,當場作檢測。“沙子是用來檢測水穩的密實度的,這個模具是用來取樣檢測鋪設材料的硬度的。如果與標準要求的數值不符,這些就得全部刨掉重做。”技術人員一邊檢測一邊向記者解釋。
西線改建工程指揮部副部長馮冠群表示,西線修建工程雖然已經開始封路施工,但目前尚處在試驗磨合期,以分析檢測結果為主,因此進度較為緩慢。待質量控制的指標全部出來后,才能鋪開修建往前推進,因此廣大司機朋友仍需耐心等待。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