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京務工:低端人員“被逼出北京”
2月11日,張華星從河南老家坐火車來北京,不是來找工作,而是收拾行李順帶辭職的。
高中畢業后,張華星上職校學的餐飲專業。2009年,張華星從老家來京打工。那時的想法是,北京發展機會多,空間大,將來開個自己的飯店。
他堅信人家能從小工干到老板,“我也能。”從面包房到餐飲店,張華星的月薪從不到2000元漲到2500元。
為省錢,他在天通苑北,租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隔板房(群租房),月租600元。
隨著群租房被拆,四五環邊緣的小平房租金漲到千八百元每月。每月除去房租、交通費等,僅能存下1000元左右。
張華星想通了,這樣下去,“開個飯店”遙不可及。
他說,在深圳等地打工的同學,月薪三四千元,除去花銷,每月結余至少2000元。在鄭州、洛陽等地打工的同學,雖然工資跟他也差不多,但消費相對低,“也能存2000元左右。”
張華星坦言,對于自己這樣的低端打工者,2500元也許不算低,“在北京,這樣的收入剛好掐住我們的脖子,只能被逼出去。”他想好了,去鄭州打工。
李松還在湖北老家猶豫,不知是留老家還是返京。
2010年初,李松來北京打工。廣外南街一間不足6平米的地下室,月租300元,對于每個月工資2000元的李松還算適合。
去年秋天,李松的出租屋不能住了,原因是所租住的地下室是人防空間。
由于地下空間存在較大的安全和治安隱患,新的《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從2011年初施行,對利用地下空間從事旅店業等制定了更嚴格的規定,不符合規定的,一律清退。據2011年初有關部門統計,僅是豐臺區就有605萬平米地下空間,有8萬到10萬人居住。
最后,李松和3名同事租下樓房兩居室,每人每月分擔750元。
這次過年回家,李松看到三姨賣涼面,半年賺了7萬多元。想想自己在北京打工的現實,他也猶豫了。
原本在通州打工的劉穎,年后也留在老家。女兒要上幼兒園。年前,她問了北京幾個民辦幼兒園,每月700元到1000元的入托費,“實在交不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