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落后的裝備,是海口一些小漁船的現狀。
?
海口網2月13日消息(記者鄧宇 鄭文強攝影報道)2010年11月2日,瓊海口03052號漁船前往文昌七洲漁場附近海域作業,船上有14名船員。當晚9時許,漁船遭遇大風浪襲擊,在半小時內沉沒,10名漁民遇難,3名漁民失蹤,只有1人生還。
2010年12月,海口一艘漁船在新埠島附近海域航行,突遭一艘不明船只撞擊后沉沒,船上共有3名船員,其中2人死亡。
2011年1月,一艘小型漁船在??跒澈S騼群叫?,遭大風浪襲擊后沉沒,船上有3名船員,2人死亡,1人失蹤。
2011年4月,一對父女在南渡江瓊州大橋南面100米的水面上,駕船捕魚時出事身亡。
頻頻發生的漁民作業安全事件,使省海洋漁業廳聯合省安監局給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下達了督查整改意見。一時間,??跐O業生產安全被推上了整改的風口浪尖,也成為全省各市縣吸取教訓的“典型”。如今1年時間過去了,??诘臐O業生產安全整改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執法者的無奈 不到20人管2154
據漁業部門統計,目前??谠诎傅拇笮O船共有2154艘,其中編內為1279艘(即在農業部備案),編外875艘(即納入管理的),涉及秀英、龍華、美蘭的48個村委會。我市漁船數量最多的前三個村分別是新海村271艘、榮山寮村和演海村各150艘。
2月9日下午,連續幾天的陰雨和大風天氣,使數十艘大大小小的漁船停泊在海甸溪。與停泊地僅僅相隔數米的道路邊上,形成了一個海鮮“馬路市場”,這個市場的攤主多數為剛剛捕撈回來的漁民。
“買不買點魚?剛打上來的。又新鮮又便宜!”很多攤主習慣這樣招呼客人。相對于正規市場和海鮮店的價格,這個馬路市場的海鮮價格顯然更“親民”,吸引了不少過往路人,甚至有人專門開車前來購買。細心的人很容易就能發現,在這里擺攤的都是女性,她們都是漁民家庭的女眷。
據了解,在近海捕魚的船大多是以家為單位的“夫妻船”、“父子船”。男人們出海歸來后,將魚交給妻子后就去喝茶或休息了,而賣魚就是這些漁民家庭女眷負責。這些家庭每天的收入就是賣魚所得的錢?!棒~多錢就多,魚少錢就少?!焙芏酀O民談及自己的收入時這樣表示。
利用賣魚的間隙,記者與來自榮山寮村的陳阿姨聊了起來。陳阿姨說,她嫁到村里就開始隨丈夫出海打魚,至今已有15年了。每天下午回來后,丈夫就和其他船主去喝茶,她則在路邊賣魚。談及漁船事故,陳阿姨說:“我們一般都會看天氣,只要不太惡劣就會出海,一家人都靠這個吃飯?!彼业拇辖o每人準備了一件救生衣,但她從沒參加過漁政漁監部門舉辦的安全生產培訓。
“海口的漁船管理很難,問題也不少,我們不到20名執法人員管著2154艘漁船,難度可想而知?!笔泻Q笈c漁業監察支隊一名負責人說。
監管中的艱難外地漁船“很棘手”
在采訪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漁民安全意識的提高,但同時發現一些問題。停泊在海甸溪的漁船除了本地漁船外,還有印著“粵徐”等標志的外地漁船,由于沒有出海作業,漁船上的人不是聚著聊天就是打牌。
陳先生是一艘來自湛江漁船的船主,面對記者他似乎有點“防備”。他說自己漁船上的人都是家人或親戚,在海上打魚已經10多年了,由于這幾天海面上風大,氣候比較惡劣,就把船停在這里,沒有出海。
“你們的漁船上有沒有救生衣和救生圈,能帶我到船上看一下嗎?平時有沒有執法人員來檢查?”記者問。陳先生呵呵一笑:“這些都有,沒有人來檢查,你放心了,我們會注意安全的?!闭f完,陳先生迅速跑回船上,但一直都沒有給記者看救生衣和救生圈。
對于外地漁船的管理,??诘臐O業執法人員感到很棘手。“很多都是沒有任何證的漁船,平時一家人在船上吃住,在不同的區域捕魚,這個地方查得嚴一點,他們就馬上換一個地方?!笔泻Q笈c漁業監察支隊的一名執法人員說,漁船不像在地上跑的摩托車,暫扣回去可以關在一個大院子里等候處理,暫扣的漁船只能放在岸邊,必須有人24小時在船上看管,在執法人員有限的情況下,這個工作量太大,顯得力不從心。
另外,漁船造價高,往往是一家人惟一的收入來源,因此在執法人員查處違規漁船時,往往遭到漁民的不配合。
部分小漁船“逍遙法外”
海口還有多少沒有登記的“黑漁船”?這個問題連漁業部門都無法了解。
西秀鎮榮山寮村的一名漁民蔡先生告訴記者,村里的大漁船基本上都進行登記了,小漁船一般不會去登記,小漁船一般只會在近海打魚。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黑漁船”沒有進行登記,漁業部門也管不到,有時候為了生計,在天氣十分惡劣的情況下,這些小漁船甚至會冒著危險出海打魚,安全隱患更大,出事的幾率更高。
市海洋與漁業監察支隊的一名執法人員說:“到底有多少黑漁船,我們確實不清楚。就像電動車一樣,上了牌的管理部門才能了解,不上牌的數量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