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4日消息(記者 吳開詩 實習生 段燁)2011年,甘肅校車事故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校車安全”成為全社會的焦點。
2012年,海口市春季開學之際,因部分學校校車不符合國家標準被迫停開,“校車安全”問題再次引起了海口家長和各界人士的關注。正值海口市“兩會”召開,校車管理存在哪些問題?發展校車有哪些模式?政府在校車問題上應采取什么措施?成為海口市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開學之際校車停開引爭議
2012年2月8日,是海口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在開學第一天,海口市寰島實驗小學的27輛校車停開,以及部分幼兒園校車正在醞釀停開的消息,引起了家長和網友的關注。
寰島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表示,校車停開,給他們帶來了諸多的不方便,特別是給“上班族”帶來了很多苦惱。一些家長也不得不采取了“自救”的方法,租用“黑車”或是拼車接送孩子。
家住龍昆南路的段女士表示,政府部門整治校車是一件好事,關系到學生的安全,但校車被迫停開,造成學生上學不方便,政府部門也應該想辦法解決現有的問題,不能“一刀切”就完事。
校車的停開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網友“zizi1110”表示,當時支持整治校車,以為校方會有所改變,換大一點的,新一點的。可真沒想到整治校車,居然把校車給整沒了!
校車不符合國家標準被迫停開
目前,海口市現有中小學校455所,中小學在校生30.7萬人,教職工1.9萬人。據海口市交警部門統計,截止2011年年底,海口市登記校車共151輛,其中專用校車20輛,非專用校車131輛。但是其中大部分不符合《國內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的要求。
2012年1月4日,海口市政府下發了《海口市校車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教育、公安、安監、交通等部門將從1月至6月在全市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車交通安全管理。其中,交警、教育部門對學校專用校車和承租運輸公司的非專用校車進行安全技術性能檢測,對安全技術性能達不到校車標準或私自改裝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禁止上路行駛。禁止將未取得校車標牌車輛作為校車使用。
因為校車不符合國家標準,寰島實驗小學的校車被迫停開。該校校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實屬無奈之舉,現有27輛校車多為經過改裝的車輛,均不符合國家標準。
海口校車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如何避免校車事故頻頻發生?校車管理存在哪些問題?正在召開的政協海口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校車安全”引起委員們關注。
葉劍華表示,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嚴重超員。一些中小學校、幼兒園,特別是民辦中小學校、幼兒園為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忽視安全因素,嚴重超載,非法運營,造成了安全隱患。同時,交通管理部門查處力度不夠。海口市管轄四個區,在農村地區,一個基層交警隊要管轄好幾個鄉鎮,幾十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由于警力有限,很難對這些學生接送車進行有效的管理。另外,相關交通法規處罰力度不夠。
林青認為,校車缺乏科學統一的校車運營管理模式。目前,海口市校車存在多種經營模式并存的情況,主要有學校自營、無政府補貼的營利性組織經營、學校租車經營等模式。由于校車的低營利性,完全市場化的運作對該市場的發展促進作用極其有限,因此亟待政府的支持。
此外,由于國家《校車安全條例》尚未出臺,我市也沒有完善的針對校車、司機、企業的管理規范,校車標準和校車道路權利方面的法規一直缺位,校車運營亟待國家和地方立法規范。
有市民稱,當前海口市農村的“校車”很不規范,有已經報廢的中巴車、農用改裝車、摩托三輪車在接送孩子,超載現象也非常嚴重,另外是有些司機是無證駕駛,交通意識淡薄,違章駕駛。
校車監管缺乏明確的部門
目前,海口市校車管理存在多部門共同負責管理,各施其職,缺乏一個統一的監管部門。林青認為,現行的是公安、教育、交通等部門共同管理共同負責,但共同管理共同負責就是無人管理無人負責,缺乏責任主體,校車隸屬哪個部門監管并無明確的職權分工。
在監管不到位且又利益驅動的情況下,微型客車、面包車、普通客車、公交車輛等五花八門的校車暢通無阻。更為嚴重的是 ,在因政策原因遍布城鄉的眾多民辦幼兒園里,“黑校車”儲量巨大。
事實上,不要說專用校車,只要是正規車,只要嚴格管理,不超載不違規,發生事故的機會其實微乎其微。但是在農村,不少報廢車、拼裝車、微型面包車、兩輪摩托車、三輪農用車、拖拉機搖身一變都給改裝成了“校車”,而大部分校車事故恰恰都和這些“雜牌軍”有關,且大多發生在農村或城鄉結合部。
委員建議:將校車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為了緩解交通壓力,保障學生的安全,開通校車已經成為當前解決民生、消除學生及家長后顧之憂的主要問題。
孫南峰建議將校車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由政府委托或指定海口市具備校車運營資質、有管理經驗和經濟實力的國有道路運輸企業提供校車服務,購置符合國家新標準的校車,實行校車專業化經營,政府從政策、資源、資金等方面給予相關的支持和扶持。
葉劍華也表示,為了切實做好安全工作,有必要建立專門的校車公司。可以采取政府政策支持、企業保本經營、學校配合租用、家長分攤租金、相關部門監管的原則,加強校車公司的安全運營和科學管理。
林青也提出了海口可率先在全省進行校車運營管理改革試點的建議。他說,海口市政府拿出一筆資金,同時爭取省財政支持,進行中小學、幼兒園校車運營管理改革,采取政府補貼的非營利性組織經營模式,或者由政府直接成立隸屬于公交集團的校車分公司,作為其它經營模式的重要補充,并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過渡到以這種模式為主。
校車規范管理必須要有“問責制”
政協委員認為沒有責任何來監管,并建議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政府在理順管理體制的前提下,明確主要的監管責任部門,加大對“黑校車”和違規人、車的監管打擊力度,確保在當前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的學校自營、無政府補貼的營利性組織經營、學校租車經營等模式校車的運營安全。
市民進建議,政府要加強對農村校車的規范管理,必須要有“問責制”。同時,可根據我市現實情況,借鑒其他城市的校車管理辦法,出臺我市校車的相關標準。相關標準校車車輛品質和駕駛員素質要有嚴格的要求,定期的審查和有力的監管,排除有嚴重安全隱患的車輛以及不符合條件的駕駛員。
林青也支招,結合國家即將出臺的《校車安全條例》,根據我市實際,制定較為嚴格又切實可行的管理規定,規范對企業資質、司機資格、校車標準和行駛路權的管理。
?
?
???相關鏈接
海口學生何時能坐上“長鼻子”校車?市長回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