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公共場所吸煙現象屢見不鮮。(記者 黃一冰 攝)
?
海口網2月19日消息(記者楊杰?實習生聶敏娟)早在2003年,我國政府便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成為全球第77個簽約國。按照約定,最晚到2011年的1月9日,我國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應該實現完全無煙。2011年1月6日,中國疾控中心等部門聯合發布名為《控煙與中國未來》的評估報告,報告稱,履約5年來,中國控煙效果微弱,吸煙率居高不下,室內公共場所禁煙仍遙不可及。
在海口的網吧、餐館等公共場所中,大家對那些叼著煙卷、悠然自得的“癮君子”們屢見不鮮。記者從18日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得到消息,由10位人大代表聯合提交的《關于制定〈海口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法規〉的議案》順利通過大會表決成為議案,“控煙”正式提上今后人大工作議程。
記者調查
網吧餐館成“釘子戶”
“網管,幫我下去買盒煙。”“服務員,拿個煙灰缸過來。”18日上午,記者在多家網吧、餐館等公共場所看到,盡管在醒目位置懸掛有“嚴禁吸煙”字樣,但大多成了裝飾品,店內依舊烏煙瘴氣、煙霧繚繞。在板橋路的金花園網吧、網樂網吧內,“嚴禁吸煙”的告示不止張貼一張,但是在很多電腦前都擺著煙灰缸。“可以吸煙嗎?”記者試探問道,均得到了肯定回答。
與網吧一樣“糟糕”的還是各大餐飲機構,很多食客一邊叼著煙卷一邊推杯換盞。當記者向一些網吧、飯店問及為何不進行阻止時,工作人員要么避而不談,要么反問道“怎么管?不允許吸煙以后誰還來光顧?”
然而記者在醫院、公交車及商場等公共場看到的是另一番場景:無煙者之迷眼,無異味之刺鼻。在隨機搭乘的1路、4路、20路等多路公交車上,盡管人滿為患但是記者卻沒有發現一例吸煙現象。“大部分乘客都養成好習慣了,即使存在個別乘車吸煙行為,司乘人員也會馬上阻止的。”20路車駕駛員黃師傅告訴記者。
在海口婦幼保健院、海醫附屬醫院、友誼商場等公共場所,記者也鮮見隨意吸煙行為。上述場所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都兼有控煙監督員的職責,看到有吸煙行為會立即予以糾正,市民一般也都很配合。”
市民聲音
“二手煙民”選擇沉默
“從你嘴巴吐出,從我鼻孔進入……那么輕易,你竟然可以燒毀我……”周杰倫這首《二手煙》道出了諸多被動吸煙者的心聲。“沒有相關法規,我們想制止,怕被說是多管閑事。”這是采訪中記者最常聽到的話,大部分受訪者均對在公共場所吸煙者表達強烈不滿和厭惡。“那些煙民們以犧牲非煙民的健康為代價,這恐怕也屬于‘謀財害命’”。但問到是否會以實際行動去制止吸煙時,大部分人則搖頭。忍受和沉默,是許多海口市民面對“二手煙”危害時的普遍態度。
如何做到有效控煙,市民紛紛建議建言,“立典重罰”成為了首選。很多市民還建議,海口可參考借鑒香港控煙經驗,成立控煙辦公室,同時組建一支專門的控煙執法隊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