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儀生”在校門口向老師及其車子90度鞠躬。 通訊員 唐嚴 攝?
海口網3月9日消息 老師的轎車路過校門口,值日生向車90度鞠躬,老師不以為然,開的車風一般擦肩而過,絲毫無回禮跡象。這是日前發生在寧波江北實驗中學的一幕,該校老師一小半有私家車,“鞠躬照”微博曝光后引熱議。
“每次送孩子去上學,總能發現校門口列隊站著四名學生,披掛彩帶,給每個開車進出校門的老師彎腰鞠躬。學生如此有禮,卻沒見老師給學生一個回禮。孩子回家后,抱怨自己給老師行禮后老師卻不理他,挺失落。”最近,一位學生家長也向記者反映了孩子向老師小車鞠躬后產生的不良情緒。
對此,寧波江北實驗中學回應,確實有個別老師沒向對他(她)行禮的學生回禮,他們會重視這個事情,并進行相應整改。
學生反映:鞠躬要爭取彎腰90度
昨天(7日)下午,記者來到寧波江北實驗中學,正值上課時間,校門口沒學生在值日。放學后,與一些走出校門的學生交談得知,只要天氣不是很惡劣,每天上學時,都會有4名學生在門口值崗,向每位進校老師和學生行禮。
“老師特意關照過我們,如遇到老師的車,一定要朝車子的方向彎腰鞠躬。”學生小李對記者說,他就參加過值崗,有一次,他面對老師的車子只是微微彎下腰,老師還告訴他要把腰再彎一些下去,要爭取做到90度。
一些參加過值日的學生反映,在給老師的小車鞠躬時,有些老師會停下車或放慢車速,有些還會搖下車窗打個招呼,但也有一些直接把車開進去,甚至連車速都沒減。
“我們向老師鞠躬,有的老師卻當我們不存在似的,這讓我們很難受。”學生小張說。
學生們反映,向老師及其車子鞠躬,學校已要求學生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且據他們了解,不光是他們學校這樣做,其他學校也有類似活動。學生們還說,這和打掃衛生一樣,都是值日生要做的事。輪到了,不想鞠躬行禮也行,那就去掃地吧。
而對這樣的情景,學生家長們更是不解。“對人鞠躬也就算了,為什么對車也要鞠躬,再說,那些車還不當孩子一回事,連停都沒停,要孩子講禮貌,老師自己總得先講禮貌吧。”一位學生的父母說。
有位學生家長還把孩子向小車鞠躬的場景拍了下來,發到微博上,引起很多網民關注。
網友質疑:為人師表“飆”到哪去了?
對此微博,很多網友提出見解,對學生向老師的車鞠躬,而老師直接開車進門的行為表示譴責。
“以前騎自行車,是下車推車進校門,現在車減速,搖下車窗,揮下手……是不會?還是不屑?”
“尊師重教從小抓起,有上述行為的園丁們,看看你的師表,飆到哪去了?”
“尊敬老師無可厚非,盡管現在不斷有一小部分老師做的事給這一行業抹黑,但前提是要看人看場合。該值日生行鞠躬禮很到位,但車里老師無視此禮存在,已不是師德層面了,而是這樣的老師給了我們日后拒絕再次尊敬他(她)的機會了!”
“校門口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那是開車進校門的,還有走進校門的,禮儀學生鞠躬行禮并說:‘老師,您好。’老師熟視無睹,泰然走進校門,這樣的老師為人師表,不是欠缺些什么嗎?”
也有一些網友對學生要在早上值崗,要向老師鞠躬的教育形式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樣的形式既浪費時間又沒效果,且有可能對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
“既然要搞這樣的形式,那就應該這樣做:學生行禮了,老師把車停下,從車里出來,向學生回禮后,再開車進校門。”
學校解釋:個別老師有問題,會進行整改
那么,學校對于學生向老師及其車子鞠躬是什么態度呢?
記者昨采訪了江北實驗中學副校長胡龍華。
胡龍華說,他們要求學生在值崗時,向進校老師和車子鞠躬,是出于加強禮儀教育的考慮,他們一直在教育學生講文明講禮貌,要尊師重教,同時告訴學生,他們是學校主人。
“作為主人,有客人來,總要在家門口迎接,學生在校門口迎接老師,也是這樣的道理。”
而對于有老師見到學生鞠躬時,沒停下車來還禮,而是“呼嘯而過”的事情,胡龍華說,確實有這樣的現象,不過,這應該屬于個別現象。
他認為,大多數老師還是能停下車來給學生還禮的。
學校政教處德育老師石進軍也說,他們要求學生輪流值崗,完全是對他們進行禮儀教育,要求學生向老師的車輛鞠躬,不過,并沒嚴格要求必須90度鞠躬。
胡龍華說,隨著教師生活條件的改善,如今學校一小半老師擁有私家車。
接下來,他們會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對老師的行為進行相應規范,要求他們做好老師表率。
正準備對老師進校門行為進行細化,比如,步行進校門的,看到值崗鞠躬的學生,必須立正還禮;
騎自行車的,必須在進校門10米前,下車推行,而開車的,一定要停車,放下車窗,向學生還禮。
胡龍華強調,要求學生早上值崗,向老師鞠躬行禮的規定,是不會改變的,會努力把這個事做得更好。
?
相關鏈接:
海南三期思源學校今秋建成?計劃投入8.6億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