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同學老張(左二),老王(左一)激動地握住民警的手表示感謝。
昨天上午8點多,來自新疆的七旬老人老王來到南京市下關分局中央門立交橋派出所,他向接警的朱警官打聽一名張姓老人的電話,并表示是來還25年前的一筆錢。民警經過查詢幫助王廣聚老人聯系到了張先生。原來老王和老張都是山東萊州人,是高中同學。1988年,老王帶著孩子來南京見同學,由于當時經濟緊張,老張二話不說就把身上所有的錢全都塞給了老王。就是這樣一個細小的行動感動了老王,這25年來,老王在新疆一直惦記著還錢,前幾年老王退休了,可是還想再見一下老張,并把錢親手還給他。
派出所來了一位老人,說要找同學還錢
昨天早晨8點多,一名身穿深色上衣,藍色牛仔褲,頭戴黑色帽子,扛著一個白色蛇皮口袋的老人行色匆匆,走進了南京市下關區中央門立交橋派出所。接待老人的是立交橋派出所朱警官。老人向朱警官表明身份,原來,他姓王,今年70歲,老家在山東萊州,目前住在新疆,來南京尋找一位恩人。
老王告訴朱警官,1988年,他有一名在南京的高中同學老張,借給他150元,讓他能坐火車回家,對此他十分感激,早有了來南京想當面感謝老同學的想法,由于在新疆工作一直很忙,可是一直抽不開身。這不,這兩年,他退休了,家里小孩都各自成家了,沒啥牽掛了,因此這個想法又提上了日程。于是,老王收拾行李,坐上從新疆往南京的火車。到了南京,老王手上沒有老張的電話號碼,根本聯系不到老張,因此才一下車就打聽派出所在哪里,想通過民警查到恩人的聯系電話。
借了同學150元,心里惦記了25年
朱警官聽說此事,立馬著手查詢,通過老王提供的身份信息,朱警官終于在身份平臺上查到了家住南京市后宰門附近,有一位“老張”,出生年月和老王說得很相似。隨后,朱警官撥通了老張的聯系電話,并讓老王聽電話。聽見老同學的電話,老王激動不已,并連連向老張說起當年的事情。電話那頭的老張聽出是老同學老王的聲音,十分吃驚,并立即表示要來派出所見一下老同學。
昨天早晨9點半,老張應邀來到南京市下關區中央門立交橋派出所。一進派出所門,早已等候多時的老王立即就認出了老張,“哎呀,老同學,千里迢迢,你怎么不打個電話就過來了呢。”老張見到老同學老王,瞬間熱淚盈眶。可是,在派出所,從新疆遠道而來的老王并不肯向記者說明當年的情況,并轉身拉著老張就要走。老王告訴記者,當年的事情都過去了,自己來南京就想見見當年的老同學,敘敘舊,隨后便轉身離開。揚子晚報記者多次試圖采訪,老王均婉言謝絕。隨后,兩位老人手挽手離開。
再見面,兄弟情依舊
昨天下午2點多,揚子晚報記者經過長時間守候,終于在南京市中央門長途汽車站門口再次見到老張。老張告訴記者,他為老同學買了當天下午2點半的汽車票,老同學去了山東萊州老家,去看看其他的同學了。談起當年的事情,老張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和老王都是山東萊州人,兩人是高中同學,年輕時候就是“同穿一條褲衩”的好兄弟。兩人是1963年高中畢業,老張考取了上海某大學,去了上海讀書,老王當年就留在老家教書。過了許多年,老王攜一家去了新疆發展,老張大學畢業分配到南京熊貓電視機廠從事管理工作。可是,由于老王遠赴新疆,兩人便失去聯系,沒有來往。
“再次見到他是1988年。” 老張回憶,當年還是2月份的事情,身上還穿著棉衣,是在后宰門附近見面的。當年的見面也十分匆忙,老張說,他是從其他同學口中得知老王來到南京的。老張說,知道老王來南京他十分驚訝,特別想見見這個年輕時候的好兄弟。后來見面之后才知道,老王是把兩個孩子送去大連從軍,隨后繞道南京專程見見老同學。“當時我們都知道他在新疆發展的不順利,經濟有點緊張。”老張說,所以同學都很大方,有的給了100元,有的給了200元,還有的給了更多。老張說,當時,他出門也比較匆忙,就把身上的150元現金全都給了老王。老張說,沒想到當年的舉手之勞,老同學竟然會記得這么長時間。
老張稱,兩人中午聊了很多當年的“兄弟情”,本打算請老同學在南京過幾天再走。沒成想,老同學告訴他,昨天凌晨1點多,老同學就來到了南京,經過短暫的休息,在路上輾轉了許久,終于找到了派出所,還能見到老同學,心里愿望已經達成。老王要急著回山東萊州老家,看看當年的其他兄弟,以表謝意。老張稱,當年這個兄弟性子就很直爽,這么多年一直未變,兩人這次一見面,老王就拿出一疊錢要還給老張。老張嚇了一跳,經過再三推辭,他最后拿了500元。老王告訴老張,他年紀也大了,這一別可能就再也見不著了,說到這里,老張不禁摸了一把眼淚。昨天下午,老王不顧老張的挽留,執意買了車票,登上從南京發往山東萊州的大巴。
?
?
相關鏈接:
19年前鄰居借了一千元錢 19年后千里還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