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有章不循讓“德惠火災”一再重演
    有章不循讓“德惠火災”一再重演
    來源: 齊魯晚報 作者:趙麗 時間:2013-06-05 09:23

      在生命的代價面前,單說“血的教訓”顯然太過輕飄。從現有的信息看,發生如此慘烈的事故,顯然與安全生產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關,人禍是主因。

      3日,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因液氨泄露引發爆炸和火災,截至當日16時25分,共造成119人遇難。

      據媒體報道,這起事故由液氨爆炸引起,且事發車間僅有一個側門打開,其他出入口均被反鎖,工人逃生受限。而在近日接連發生的中儲糧糧庫失火、中石油大連石化油罐爆炸、湖南邵東煤礦瓦斯爆炸等事故中,人為過失同樣存在。

      在生命的代價面前,單說“血的教訓”顯然太過輕飄。從現有的信息看,發生如此慘烈的事故,顯然與安全生產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關,人禍是主因。

      如果安全生產的各項規定執行到位,各級監管落實到位,許多事故原本可以避免。按照學界研究,GDP人均1000至3000美元這個區間,往往是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高發期。目前,我國已過安全事故高發期的GDP區間,但特大事故頻發的事實凸顯出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這里面的反差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離開安全談發展,不但是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發展,也是畸形的發展,甚至是脫離本來目的的發展。這種發展道路肯定是走不通的,這應該是全社會的共識。如果哪級政府一味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拿安全來換高GDP,甚至“官商結合”,必須有相應的制度進行約束和制裁,而且這項工作必須往前提,不能只靠事后追責了事。

      除了理念和發展模式,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厘清。近年來出現的安全事故,有的是明顯違反操作規程,也有一些是忽視隱患釀成大錯。對于企業和監管部門,必須明確這一點:安全就像一個氣球,容不得一點漏洞和破綻。在這方面,中儲糧因配電箱短路打火引起火災就是典型的例子。那種認為出了事故是偶然、是“運氣不好”的認識,不但是錯誤的,也是極其危險的。

      圍繞安全生產,中央和各級政府出臺了多項規定,但是,再科學有力的制度,一旦被虛置、被軟執行,也不會收到效果。3日發生火災事故的這家禽業公司,職工超過1200人,資產總額超過6000萬元,并不是一家小作坊,應該有能力進行安全生產建設。但從現有報道看,別的不說,消防法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的規定,就顯然未得到落實。

      此外,重大、特大事故發生之后,從上到下非常重視,迅速進行排查,一時間確實能見到效果,但隨著影響淡去,關注力度減弱,又會有這樣那樣的,甚至是同類別的事故發生。只有“運動式”應對,沒有“避免悲劇再度發生”的制度性努力,自然是只能止“陣痛”而不能去“病根”。

      對于死傷者來說,災難是百分之百的,再多的反思、再嚴厲的追責也難以挽回。吉林德惠的這起火災,有必要記在“恥辱柱”上,提醒全社會安全生產的重要,更警示各級責任人,一旦違法、失責、瀆職,等待自己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