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青島中山公園湖心島上有一個黑色棚子,像個巨大屏幕,市民可以觀賞螢火蟲的閃亮表演
【分析】
棲息環境被破壞 螢光閃閃難再現
說起螢火蟲,南寧市民林女士回憶說:“小時候,我們晚上出來,在小區、馬路邊都能看到螢光閃閃。”然而,當林女士為人母時,在南寧卻找不到螢火蟲的蹤影。
“如今鋼筋水泥的城市里,早已難覓螢火蟲的蹤影。”不少市民也和林女士有著一樣的擔心,今后孩子們只能在電腦上看熒火蟲。
說起螢火蟲在城市的近乎絕跡,一些專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螢火蟲棲息地被破壞,城市土地被開發得越來越多,不少適合螢火蟲生存的棲息地消失了。螢火蟲主要靠吃蝸牛為生,沒有蝸牛的生存環境,自然沒有了螢火蟲。此外,水污染、農藥噴灑及光污染等人為破壞環境的行為,也讓螢火蟲不見蹤影。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植物保護教研室梁萍老師說,螢火蟲是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凡是螢火蟲種群分布的地區,都是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螢火蟲在地球上消失了,足以證明生態環境已經十分惡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