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跨越“陷阱”: 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
據專家測算,到2022年,我國就將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今后10年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蔡昉指出,在初次分配領域,首先要糾正以往只講效率、不講公平的做法:“例如,針對行業收入差距中的不公正現象,就應該要求打破行業壟斷,引入競爭因素,創造企業充分競爭環境。同時,也要對那些具有壟斷地位企業的薪酬進行合理規范和調控。”
“從其他國家經驗來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西歐、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成功地逾越了中等收入階段,成為高收入國家。”王一鳴認為,下一步,要將調整收入分配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從企業層面來講,勞動報酬的增長應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保持同步,“應建立和完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引入科學機制,給職工表達訴求的渠道和平臺”。
“要消除阻礙農民工變為市民的戶籍、社保等障礙;保持就業的持續擴大,尤其著力解決大學畢業生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以及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問題。”蔡昉指出。
跨越“陷阱”,必須不斷縮小貧富差距。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鼓勵“先富”,更須實現“共富”。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鄭功成認為,應以工資改革為核心,提高勞動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讓再分配環節更趨公平,進一步降低基尼系數,藏富于民,著力提高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政府要在社會保障、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在此基礎上,壯大中間階層,多創造低層社會成員向上流動的機會,讓弱勢群體不被邊緣化,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數。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則認為,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在于能否主動、徹底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低水平、低質量、不可持續的發展轉向高水平、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張卓元也表示,轉方式調結構是世界上許多中等收入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也是我國避開“陷阱”、再上臺階的現實選擇。“要從中等收入國家變為中等發達國家,關鍵就看今后十年尤其‘十二五’是否真正轉變了發展方式,而非短期內經濟是否保持超高速增長。”張卓元說。
胡鞍鋼進一步解釋說,消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復雜誘因,歸根結底靠體制機制改革。“‘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越是深化改革的攻堅期,越要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在利益格局日益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推動市場化改革的深層次破冰,在經濟轉型中注重政府轉型,最大限度地釋放發展活力,拓寬發展空間,為跨越‘陷阱’助跑。”(本報記者邱玥 李慧 本報通訊員 閆蕭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