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門漁業風情小鎮規劃評議會8月6日在海南省瓊海市舉行,評議專家及瓊海旅游部門負責人對“瓊海市潭門漁業風情小鎮總體規劃”進行點評。突出“南海”特色、注重發展產業經濟讓潭門老百姓受惠、抓住漁業特色加強節慶策劃、遏制房地產“圈地”等成為專家評議的焦點。
2012年底,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完成“把潭門鎮規劃建設成為‘中國南海第一旅游小鎮’總體策劃”,得到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贊賞和完全接受。今年3月,瓊海市委托北京創新旅游開發中心、海南境界旅游規劃設計院借鑒“總體策劃”編制潭門鎮的發展規劃。2013年8月,“瓊海市潭門漁業風情小鎮總體規劃”由這兩家機構共同編制出爐,接受專家評議。
“瓊海市潭門漁業風情小鎮總體規劃”對潭門鎮的總體目標定位是:把潭門鎮規劃建設成為展現南海文明的中國南海第一旅游小鎮,要有文化,有產業支撐,與博鰲鎮風格迥異但是同樣具有特殊意義。
細化來說,要求潭門成為海洋特色愛國主義教育平臺和新時期新類型的紅色旅游基地;具有國際吸引力的國內外游客了解南海和南海文明的必到之鎮;以海洋旅游、海洋文化為引領,旅游、文化和產業有機結合,游客向往、百姓獲益、創新發展的中國新時期示范性旅游風情小鎮;旅游景區、度假社區和新業態生產區域統籌融合的全域性旅游景區;城鄉統籌發展和特色城鎮化的新型載體,海南打造游客度假天堂和百姓幸福家園的亮點項目,瓊海市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重點項目。
有海就有漁 “南海”元素才是潭門獨一無二的特點
評議專家、海南省旅游委巡視員陳耀對規劃的名稱提出了異議。他認為,漁業只是潭門的經濟發展要素,但凡有海的地方就能發展漁業,漁業不是潭門的最大亮點。論規模,潭門的漁業無法與江浙一帶的漁港跟抗衡,“南海”的元素才是潭門獨一無二的特點。
“潭門漁業的意義不在于規模,而在于潭門漁民世代耕海南海,用實際的經濟活動守護我們的祖宗海,因此要突出‘南海’的元素。”陳耀說。
評議專家、海南華都城市設計院院長吳小平同樣對規劃的名稱提出疑問,他認為僅憑規劃目前的內容不能支撐總規的要求。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軍隨后指出,此次規劃定位是潭門鎮的旅游專項規劃。
弱化觀光項目 突出產業支撐 讓潭門老百姓實際受惠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海南考察時指出。這句話在評議會上也被眾位專家頻頻提及,讓潭門的老百姓從潭門的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是多位專家共同強調的。
按照本次接受評議的規劃方案,以潭門港出海口及其兩岸為界線,潭門鎮被分為新鎮區和老鎮區,出海口及其兩岸為新鎮區,其余為老鎮區。新、老鎮區,組成今后的潭門旅游小鎮的鎮區。核心區域新鎮區規劃建設南海之門、四沙廣場、兄弟廣場、南海文化博物苑、南海書畫苑、海韻音樂廳、南海老船長主題酒吧、南海玉街、潭門魚街、瓊州會館街、海魂園、漁民公園、潭門游艇項目、九吉坡工業園區等14個項目。
規劃還把整個潭門鎮分為四大旅游區:極地海洋世界、南海文化旅游度假區、濕地田園度假區、合水湖度假區。
按照“以新鎮區輻射老鎮區發展鄉村旅游”的初衷,規劃把潭門鎮境內十四個行政村按所屬特色分為三類:依托熱帶田園生態資源發展旅游的田園鄉村類(福田、多畝、社昌、西村、北埇、墨香、風頭),依托傳統漁業捕撈發展旅游的南海漁村類(日新、潭門、舊縣、草塘、林桐),依托特色農業如西瓜種植業發展旅游的特色產業村類(金雞、蘇區)。
“旅游觀光的項目太多,產業型的項目不夠多,這就不能把游客吸引留下來。”聽完規劃,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軍直言。
“廣場多了點。建主題公園不要一擁而上,海南的市場支撐不了公園盈利。”評議專家、在旅游業實打實從業了十幾年的海南南灣猴島景區董事長代國夫用經驗來分析。
“公園的發展很困難,將來可能做不下去,建公園要慎重。”評議專家、海南師范大學教授陳才贊成代國夫的觀點。
“漁業、旅游業是主導產業,要重點考慮如何深度融合兩者,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利益。”陳才說。
“瓊海要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沒有產業就沒有前途,所有項目都要帶動地方發展,都要把老百姓拉進來,才能讓老百姓受益。”瓊海市委副書記張忠惠說。
抓住漁業特色 加強節慶策劃 遏制房地產“圈地”
潭門漁民遠洋航行和遠海捕撈的歷史悠久,蘊藏著深厚的海洋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海航道更路經”、“祭兄弟公出海儀式”和“鯉魚燈”等海洋文化的發祥地。
“可以增加出海路線、出海捕魚、開漁儀式、捕魚歸來等體驗式的旅游項目。游客來到漁業小鎮就是要看城里看不到的東西。”代國夫建議。
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陳小敏認為,目前的規劃中節慶的內容不夠,還需要加深。潭門可以以不同的魚上市的時令來作文章,常年不斷舉行不同魚類節慶,“把游客吸引進尋常百姓家,讓百姓成為旅游的從業者,把潭門的漁業特色深度融合進旅游中。”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陳小敏說。
同時,代國夫還建議,潭門一定要控制房地產發展,潭門發展的契機不能淪為地產商“圈地”的機會。在建筑的設計上要控制樓棟的密度和高度。
8月6日舉行的潭門漁業風情小鎮規劃評議會旨在為規劃方案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議,幫助相關部門更好更優地為潭門鎮做出發展規劃。規劃將進一步完善和論證。
延伸閱讀:目前潭門旅游發展規劃方案中的14個旅游鎮區項目
第一,南海之門,在潭門港出海口的河兩邊,以大海為背景,設計一個難以復制的具有象征性的“門”,成為南海的一個文化性地標和游客攝影紀念性特別景觀,成為吸引游客必到的旅游吸引物。游客可登上南海之門,俯瞰中國南海和潭門小鎮。
第二,四沙廣場,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客必到之地和特色旅游景觀地。以中國南海為原型,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建成微縮型的南海景觀來供人參觀,游客在這里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又去不了的南海景觀。建設潭門漁民四沙作業場景的浮雕墻。
第三,南海文化博物苑,以南海資源和南海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開放性、園林式主題展館,本身是景觀型建筑,可提供多種服務。博物苑主要由序廳、海洋生物廳、海洋器具廳、海洋產品廳、4D影像廳、南海之路、下南洋文化廳七部分組成。
第四,南海書畫苑,以海洋資源和旅游運作,吸引文化人入駐度假創作,培養當畫師,形成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欣賞、藝術生產和消費一條龍的旅游文化產業。
第五,海韻文化廳,以當地漁民、農民樂團為基礎,吸引專業樂隊和演奏師參與,演奏表演和參與性活動相結合,現場演奏和世界海洋音樂欣賞相結合。在提供特色海洋音樂文化品賞的同時,提供特色飲料的品味。
第六,海南老船長主題酒吧,以《南海老船長的故事》為題材,在海韻音樂廳附近建設以南海老船長為主題風格的酒吧。以南海熱帶海洋風格的裝修為特色,酒吧內外擺設漁船模型、燈塔模型、四沙島嶼模型等擺件,仿佛自己置身于一艘在南海遨游的漁船上。游客可以在此一邊傾聽老船長講故事,一邊喝酒、看書、喝咖啡、聊天。
第七,南海玉街,在出海口河道南側建設南海玉街,以南海古今文化元素策劃設計整條街道,使其具有景區的外觀和以主題購物的商業功能,由一批前店后坊的特色海玉加工點和購物店、海玉演示性拍賣臺、與海玉相關聯的其他商品和服務點、東南亞美食店和東南亞商品店等構成。通過南海玉街和海玉園,使潭門由全國貝殼加工區成為“海玉”和螺貝的集中展示區和商購區,延長產業鏈條,通過文化包裝大大增加貝殼產品的附加值。
第八,海魂園,以古今在南海獻出生命的潭門漁民英雄為題材,以祖宗海守護者為定位,建設南海英雄紀念碑、漁民英雄雕塑和英雄陵園三部分,園區四周為敞開式布局,方便游客進入參觀。將其建成新型愛國主義教育平臺和特色紅色旅游基地。
第九,潭門漁街,以潭門本地古今文化元素策劃設計整條漁業風情街,使其具有景區的外觀和以餐飲為主的商業功能,通過可以舉行一系列參與性活動的休閑魚市和不同類型的海鮮餐館,形成海洋美食文化區域。
第十,兄弟廣場,以潭門漁民抗擊倭寇、打擊海盜的“108兄弟”海洋結義為素材,在潭門漁港北岸,潭門村東部長方形地塊,建設兄弟廣場。廣場中心設計為“108兄弟”浮雕墻。該廣場可作為舉辦南海文化節的特色平臺。既是舉辦大型活動場所、又是特色景觀地、也是游客聚散地。
第十一,瓊州會館街,依托瓊海深厚的僑鄉文化,在兄弟廣場西側建設一條會館街,吸引歸鄉華僑建設新加坡會館、馬來西亞會館、印尼會館、泰國會館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建筑高度限制在二至三層,其主要功能為華僑文化展示、餐飲住宿、文化休閑娛樂。
第十二,潭門游艇項目,在潭門港口門外北側使用海域約100公頃,其中填海造地25公頃,呈“F”型與潭門港現有的形態,構成兩個半封閉式“鳥巢”港灣。
第十三,漁民公園,目前,正在建設中,主要建設項目有標志性雕塑、特色文化景觀墻、特色咖啡屋、酒吧、音樂噴泉、大舞臺,親水平臺等。
第十四,九吉坡工業園區。九吉坡工業園區是全國較大的貝殼加工基地。據統計,目前九吉坡800畝工業園區內,入駐企業89家,其中硨磲加工廠67家,潭門墟上銷售硨磲產品的商店有138家,全鎮硨磲產品年產值約1.2億元,年上繳稅收約600萬元。瓊海市初步形成了從采撈原材料到加工硨磲乃至銷售的一條龍生產服務線,且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目前九吉坡工業區宣傳力度不夠;缺少高端的雕刻工人;缺乏資金支持;品牌意識淡薄。規劃將對產業進行引導發展。
?
?
相關鏈接
瓊海:金融支持潭門涉海產業發展 獲初步成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