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由北京創新旅游開發中心和海南境界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策劃的潭門風情小鎮總體規劃“出爐”,描繪了海南僑鄉瓊海潭門鎮未來發展的藍圖。
潭門漁民遠洋航行和遠海捕撈的歷史悠久,蘊藏著深厚的海洋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海航道更路經”、“祭兄弟公出海儀式”和“鯉魚燈”等海洋文化的發祥地。潭門風情小鎮規劃提出,打造潭門風情小鎮應當依托南海地緣關系,深度挖掘與南海相關的旅游文化,做大做強旅游文章。
第一,建設南海之門,打造潭門標志。以大海為背景,在潭門港出海口的河兩邊建設燈塔型建筑,建筑之間通過纜車連接,形成一座象征性的“門”,成為一個文化性地標和游客攝影紀念性特別景觀。
第二,建設四沙廣場,打造游客必到之地。以潭門漁民到西、南、中、東沙群島捕魚路線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路簿”為素材,以中國南海為原型,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建成微縮型的南海景觀供人參觀。
第三,設立海魂園,紀念南海之魂,建新型愛國主義教育平臺和特色紅色旅游基地。海魂園以古今在南海獻出生命的潭門漁民英雄為題材,建設南海英雄紀念碑、漁民英雄雕塑和英雄陵園三部分。
第四,規劃南海玉街,深度加工南海之寶,培育潭門產業有序發展。以南海古今文化元素策劃設計街道,使其具有景區的外觀和以主題購物的商業功能,由一批前店后坊的特色海玉加工點和購物店、海玉演示性拍賣臺、與海玉相關聯的其他商品和服務點等構成。使潭門由全國貝殼加工區成為“海玉”和螺貝的集中展示區和商購區,延長產業鏈條,通過文化包裝大大增加貝殼產品的附加值。
第五,打造美食街,進一步挖掘海鮮加工產品,讓每位游客一品南海之味。
第六,建造特色咖啡屋,吸引游客休閑娛樂結南海之緣。在潭門中心漁港舊港區排港渡口,將打造具有漁耕風情特色的渡口文化,集漁家渡口、風情酒吧、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旅游娛樂場所。
該規劃將進一步論證。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