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 聚焦10起侵害群眾利益典型案件
核心提示:去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了一批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近日,省紀委監察廳對其中十起黨員干部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進行通報。這十起典型案件涉及農業、教育、醫療、社保等諸多方面,包括侵吞集體土地補償款、騙取巨額醫保資金、違規收受保護費提供“保護傘”、倒賣公益性就業指標等相關問題。涉案金額少則數千元,多則高達數千萬元,損害的是群眾的切身利益,透支的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全省廣大黨員和干部要以案為鏡,汲取教訓,深刻反思,引以為戒。
1 蓋個章也敢收手續費 村支書被留黨察看2年
2013年1月,屯昌縣紀委對屯城鎮水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符某某的違紀問題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2008年,符某某與村委會班子成員商量決定,在農戶需要蓋村委會公章時,收取200元至300元不等的蓋章手續費。2009年至2012年間,水口村委會共收取蓋章手續費1萬元,用于村委會工作開支。
另查明,2009年,符某某違反土地管理法規,參與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非法買賣,獲利2.7萬元;2011年、2012年春節期間,符某某兩次收受他人錢款共計2000元。
2013年4月,屯昌縣紀委給予符某某留黨察看2年處分,收繳非法所得2.9萬元上繳國庫。
點評:
便民服務,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本應是村委會的工作職責,可符某某等人卻想出了收取“蓋章手續費”這一招,嚴重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這起案例暴露出少數村干部服務意識差、法制觀念淡薄,恣意妄為,把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置之腦后的問題。因此,有必要給村干部們提個醒:必須增強服務觀念,強化法紀法規意識,決不能干以權謀私和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
2 克扣“保命錢”還冒領“長壽金” 村委會副主任被留黨察看2年
2012年2月,根據群眾舉報,澄邁縣橋頭鎮紀委對元隆村委會副主任吳某政少發低保補助金問題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2012年1月,吳某政在領取元隆村18戶49名低保對象的4種低保補助金3.8萬元后,并沒有按時足額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這些低保對象也根本不知道他們該領的低保補助金總額究竟是多少。吳某政把其中一部分低保補助款直接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另查明,吳某政還冒領儒里村一位去世老人的高齡老人補貼款1560元,少發了文兵村吳姓夫婦高齡老人補貼款1000元。直至案發后,吳某政才退還了涉案款項。
2012年6月,澄邁縣紀委給予吳某政留黨察看兩年處分。
點評:
農村低保即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吳某政置農村低保對象生計于不顧,利用職務之便冒領、克扣低保補助金及高齡老人補貼款,性質非常惡劣。
這起案例暴露出農村低保等資金在管理、發放、監管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相關部門應對農村低保金等款項發放實行動態跟蹤,加大村務公開力度,讓其置于陽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和冒領、克扣問題的發生。
3 “掛床住院”只為套取巨額醫保金 醫院院長被移送司法機關
2013年4月,省紀委監察廳對省安寧醫院院長符某健詐騙公私財物及在醫療器械、藥品采購等方面受賄問題進行立案檢查。
“掛床住院”又稱假住院。一般規定,不在醫院住或三天以上沒有診療費用就可稱為“掛床”。有的人本是小病,醫院見患者參加醫保,于是建議患者“掛床住院”,這樣“病人”享受醫保醫療報銷,醫院從中“套取”醫保基金“創收”。
2009年至2012年,省安寧醫院掛床住院人數井噴式增長。在符某健的縱容和支持下,省安寧醫院各部門相互配合套取醫保基金,并形成一種“潛規則”。4年間,省安寧醫院虛列住院病人2962人次,套取醫保基金2414萬元。
另查明,符某健還在醫療器械和藥品采購、工程建設、人事安排過程中存在嚴重收受賄賂的問題。
2013年8月,符某健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點評:
醫院增加經濟收入應該走提高醫療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正大光明之路,但符某健卻走起“掛床住院”的歪門邪道。
醫保基金是用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專項基金,符某健卻為了本單位的小集團利益而損害廣大群眾的利益。他的這一如意算盤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不但增收不成,還被有關部門嚴肅查辦,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如此“創收”枉費心機,如此下場咎由自取,如此教訓值得汲取。
4 作業本校服都敢拿回扣 相關責任人被嚴肅處理
2012年2月,臨高縣和舍鎮五峰小學副校長黃某源擅自安排各班主任將他所訂的作業簿以每套8元的價格銷售給學生,并按每套1元給老師回扣,黃某源共收到作業簿費2800元。2012年10月,臨高縣監察局決定給予黃某源行政記大過處分。
瓊海市中原鎮中心學校原校長王某在任職期間,收受瓊海某公司給予的校服回扣款1.8萬元;從中原鎮中心學校代收款等款項中提取現金31萬元,由其個人支配使用。2013年5月,瓊海市教育局暫時停止王某履行校長職務。同月,王某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點評:
教育腐敗是一大頑疾,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教育腐敗不僅損害社會公平,同時也傷害教育事業本身,其危害性不容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系統最容易發生腐敗的環節,大部分不是發生在教學業務環節上,而是在教育管理環節上。上述兩起教育領域的案件也同樣如此。教育管理環節,是教育腐敗的高發地段和教育黑洞的主要分布地帶,應在這一環節強化懲治力度,以儆效尤,為教育腐敗架起一條法律的高壓線。
5 一窩蛀蟲內外勾結違法辦社保手續 涉案人員被判刑1年至10年不等
2012年6月,海口市紀委對市地稅局、秀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部分工作人員受賄案件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海口市地稅局社會保險費征管局符某、孔某某,秀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主任科員王某開、秀英區長流鎮政府工作人員李某等16名國家工作人員在收取陳某、吳某等人的107.25萬元好處費后,利用職務之便,為344名不符合補繳五項社會保險的社會人員違法出具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并辦理社會保險待遇手續。其中的230人隨后領取了失業保險金186.9萬元,9人領取養老金5.7萬元,海口市就業局支付基本醫療保險費59.4萬元。以上給國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52萬元。
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符某、孔某某、王某開、李某等人先后被開除黨籍、行政開除,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符某、孔某某、王某開、李某等人因犯受賄罪、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至10年不等。
點評:
社會保險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生活,是參保群眾的“養老金”和“救命錢”。國家對辦理社保手續規定了明確的申請條件和審核程序,設置了多個制約環節。但層層審核、環環制約的機制,在少數“蛀蟲”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相互利用、集體違法面前竟成了擺設。
要防止類似案件再次發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處理幾個人了事,必須從源頭上、從根本上綜合治理、標本兼治,認真排查社保工作的廉政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健全制度措施、堵塞漏洞,并切實加強監督,特別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促進社保手續審批規范化、公開化、透明化,讓蛀蟲無可乘之機、無可鉆之洞。
6 集體土地補償款竟被私分揮霍 村支書被開除黨籍
2012年7月,根據群眾舉報,樂東黎族自治縣紀委對抱由鎮永明村黨支部書記唐某某等村干部侵占、揮霍集體征地補償款問題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2011年7月,樂東征用了永明村部分土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永明村委會獲得征地補償款15.24萬元。唐某某等人以村委會報賬員因病不在崗和不知道村委會賬號為由,要求將補償款存入一村干部的私人銀行賬戶。之后,唐某某等8人各分得1.45萬元,余下款項用于清償村委會的欠款。
另查明,自2010年7月以來,永明村委會違規用征地補償款支付村干部外出旅游開銷10萬元,支付招待費58萬余元,還支付40萬余元用于購買兩輛皮卡車和36輛摩托車。
2012年12月,樂東縣紀委給予唐某某開除黨籍處分。
點評: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征地補償款應為全體村民共有。唐某某等人忘記自己的職責,目無法紀,不經村民會議同意,便私自瓜分、巧立名目揮霍集體征地補償款,直接損害了農民群眾的切身權益,傷害了農村基層的黨群干群關系,影響了農村和諧穩定。
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三資”管理,是廣大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易發多發的領域。要嚴肅查處發生在農民群眾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件,堅決遏制“村官”腐敗的勢頭,加強和規范“三資”管理,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
7 村干部弄虛作假騙取補償款 涉案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
2012年5月,陵水黎族自治縣紀委對三才鎮港演村委會干部騙取青苗賠償款等問題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2010年6月,陵水縣政府決定征用三才鎮港演村部分土地建設公共墓地。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某英的授意下,村干部吳某文、萬某某伙同林某強、劉某雄等人虛造賠償表,騙取青苗補償款179萬余元,其中林某英通過弄虛作假獲得贓款115萬余元。
征地過程中,三才鎮黨委副書記、征地工作指導小組組長王某武沒有認真履行審核職責,沒有復核就直接在吳某文等人虛造的賠償表上簽名確認,最終造成國家損失。
2013年,陵水縣紀委監察局給予王某武、林某英等人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
陵水縣法院一審以玩忽職守罪依法判處王某武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以貪污罪判處林某英有期徒刑13年6個月,判處吳某文有期徒刑10年6個月,萬某某、林某強、劉某雄分別獲判有期徒刑6年至10年不等。
點評:
林某英等人膽大包天,弄虛作假騙取青苗補償款,而王某武未經復核就簽名確認,也為自己“簽”下了3年有期徒刑。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弄虛作假、蒙騙過關騙取補償款,終究要如數退贓,并搭上多年牢獄,拉上一糊涂官,真是害人又害己。
8 危房改造項目成了“搖錢樹” 相關責任人被判刑7年半
2013年4月,文昌市紀委監察局對公坡鎮社會事務中心工作人員符某貪污受賄的問題立案檢查。
經查,2011年6月,村民韓某元向參與公坡鎮政府危房改造工作的符某提出,讓其幫忙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貼,并承諾事成之后“會做人”。符某隨后以韓某元妻子的名義申請到危房改造補貼1.86萬元,從中收受3000元好處費。此外,符某還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羅某雄等7人好處費5.03萬元。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間,符某利用職務之便,截留、侵吞韓某豐等14戶農村危房改造補貼資金7.72萬元。
2012年10月,文昌市人民法院以貪污罪、受賄罪,判處符某有期徒刑7年6個月。2013年5月,文昌市紀委監察局給予符某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
點評:
仗著手中有一點權力,符某截留侵吞農民群眾的危房改造補貼款,為他人謀私利從中收受好處費,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正確運用手中權力,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謀福祉,那么這就是一把為群眾所稱道的金剛之劍;如果利用手中權力以權謀私、與民爭利,那么這就是一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不齒的萬惡之劍。
9 公益性就業崗位指標竟被倒賣 2名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
2013年4月,根據群眾舉報,臨高縣紀委對縣就業局局長符某堅、縣糧食局干部鄒某利用安排公益性就業崗位指標,共同受賄問題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2009年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每年給臨高安排140個公益性崗位就業指標。2009年初,臨高縣糧食局干部鄒某請符某堅用公益性崗位安排其子就業,符某堅答應幫忙并表示要收好處費。同年3月,鄒某送給符某堅3.53萬元。之后,符某堅告訴鄒某,可以找人來購買就業指標,每個指標要價2萬至3萬元。
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符某堅和鄒某共收65人購買指標費182.3萬元,但符某堅均未兌現安排就業。2013年4月,符某堅和鄒某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點評:
公益性崗位本是由政府出資開發,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應優先安排困難人員或特殊群體,卻被符某堅明碼標價進行倒賣,成為斂財工具。這不僅讓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得不到落實,也讓群眾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影響十分惡劣。
在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必須堅持透明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杜絕干部在執行中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紀檢監察機關今后將加大懲處力度,加強監督檢查,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保障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10 收取“保護費”充當“保護傘” 相關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
2013年6月,三亞市紀委對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副處長周某等9名交通運輸管理工作人員涉嫌受賄案件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三亞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副處長周某利用職務之便,在有執法行動時向非法營運者通風報信,先后收受賄賂5.68萬元。三亞崖城運管所所長楊某參通過中間人收取非法營運車輛“保護費”50萬元,當受保護的非法營運車輛被查處時,出面與現場執法的稽查人員協調,違規放行。
此外,三亞市道路運輸管理處稽查一大隊打擊非法營運機動中隊中隊長曾某平等其他7名交通運輸管理工作人員也為“黑車”充當“保護傘”。目前,周某、楊某參、曾某平3人因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點評:
一切“保護傘”背后都隱藏著利益鏈條,只要有像周某、楊某參、曾某平這樣的執法人員存在,“黑車”就難以徹底鏟除。為民執法的公職人員,卻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置群眾利益于不顧,運用手中的權力為非法營運者開綠燈,這也體現了目前干部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和監督管理機制的缺失。有關職能部門必須完善監督管理措施,對“保護傘”現象嚴肅查處,為建設國際旅游島創造一個健康有序的交通運輸環境。
?
?
?
相關鏈接
1.5億涉案資金牽出醫保驚人黑幕:招標形同虛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