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網9月25日消息(記者?李晶晶)有一種堅持,經歷歲月的磨礪成為習慣;有一種依賴,相伴于年華中成長,成為信任。退休工人馮玉琦堅持訂閱《海口晚報》18年,如今年逾8旬的他雖然中風在床,生活難以自理,卻依然習慣性地通過閱讀《海口晚報》,了解發生在外面的人與事,感受海口的變化。
收藏三年的《海口晚報》
走進馮玉琦位于秀中社區第一磚場宿舍區的家中時,這個祖孫三代的四口之家讓人心中惻然。三室一廳的房中擺設著最簡單的家具。馮玉琦的房間里,桌子堆滿藥品和書報雜志。因為兩年前突發的中風,他已不能直立,只能躺在床上。聽說海口晚報的記者來看自己,馮老蒼白的臉和脖子泛起因激動而生的紅潮,努力想要說些什么。
“你看,這些是近兩年的報紙,他因中風不能起來后,都是我整理。”馮老的夫人盧傳香是個干練的婦女,雖然生活給予了他們不幸,但她依舊樂觀,爽朗地笑,大嗓門說話。她把每天的《海口晚報》先對折、再對折、再對折,就成了一本普通雜志大小的“書”,再按照時間順序,每30天一摞,用紅色的繩子栓好。在馮老的房間里,記者看到十余摞疊得方方正正的舊報紙,大多數紙張都已經發黃,其中最早的發行日期是2010年初。
也許因為出生在書香門第,馮玉琦老人不僅寫得一手好字,而且一生都喜歡讀書看報。雖然中風后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但骨子里對文學和知識的向往卻無法沖淡。在馮老身邊的幾個小盒子里,裝著十幾張剪報,這都是他臥床不起后,用顫抖的手小心剪下的文章,內容包括醫療知識、副刊雜文等。
“他每天都會看一遍報紙,覺得有意思的還會叫我們看。”盧傳香輕撫著老伴兒的手,感慨地說。
海口晚報成不離不棄的“老朋友”
就像看著一個孩子的成長,馮玉琦一家見證著海口晚報的蛻變,從最初的四個版發展到如今的十幾個版,新聞、調查、評論、副刊內容豐富。盧傳香說:“這份情感早就難以割舍,就像是不離不棄的老朋友。”其實,這個家庭并不富裕,但讀報早已成為一家人的默契,當盧傳香把自家的窘境悄悄告訴發行員的時候,對方毫不猶豫地幫她墊付了費用。因為海口晚報,他們成為了朋友。如今,馮玉琦一家的生活依然拮據,祖孫三代四口人的生活來源是老兩口的退休工資,除去每月一千多元的藥費,生活開支也僅剩下一千多元,盡管如此,全家都沒有想過放棄訂閱《海口晚報》,因為還是這個相伴18年的“老朋友”,每天見面都會告訴他們外面世界的變化。“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了”,“我們社保漲了”,“海口社區醫療服務項目增加了”……盧傳香總是老姐妹中最先知道消息的人,在感受這一系列變化的同時,《海口晚報》陪伴著一家人感知著時代的脈動,并回饋以深深的情誼。
?
相關鏈接:
海口晚報忠實讀者陳宗利 13年似“情人”相守
海口晚報20年忠誠讀者:女兒愛讀晚報考上好大學
從報刊亭買報到訂報數十年 五旬夫婦要看晚報一輩子
海口晚報25周年寄語--張仲彩
海口晚報25周年寄語--徐濤
當好晚報“守門員” 訪海口晚報老校對潘日芳
晚報“老兵”陳小龍: 退休12年每天詳讀海口晚報
創刊元老心懷感恩憶當年 訪海口晚報老記者曾紀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