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靖邊縣人民法院:將在9月29日上午對“房姐”龔愛愛案及其余五被告人公開宣判。
據了解,龔愛愛案后,陜西榆林、山西臨縣等多地開展“一人多戶”、“重人重戶”的專項清理整頓工作。
9月24日,陜西“房姐”龔愛愛的庭審,吸引了全國的視線。這位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原副行長,因擁有4個戶口和40余處房產,讓輿論嘩然。
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實際上,在神木,像龔愛愛這樣“一人多戶”的在當地并不鮮見。
神木縣公安局一民警稱,龔愛愛事發之前,以各種理由到公安局補辦戶口的人很多,事發后,“現在基本上沒人去補辦戶口了”。
而據媒體報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神木縣政府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房姐事件”出來后,不少有多個戶口的人已經悄然前往相關公安戶籍部門進行了注銷,避免自己再成為下一個“房姐”。
多戶口的好處
神木社會福利優厚 多戶口可多買房
神木縣所在的榆林市,地處陜北黃土丘陵向內蒙古草原過渡地帶,大約以明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南部為丘陵溝壑區,北邊以煤炭等礦藏為主,南邊主要產鹽,以當地一位官員的話來說,北部和南部的經濟發展“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地處榆林北部的神木縣就在這片天上。由神木縣旅游局一本制作精良的城市宣傳畫冊中介紹,神木是全國第一產煤大縣,已探明精煤儲量為500多億噸,當地官員稱“單靠煤炭至少也能吃50年”。
這個陜西省面積最大的縣,有黃河及其支流流經。沿公路從南往北,神木城內的濱河大道綿延約5公里,沿途點綴著仿漢白玉的各種雕刻,河上還有剛建成不久的六人吊廂式鏵山索道,總投資1300萬元,全長1100米。
與強大的經濟實力相輝映的,是當地優厚的社會福利。公開資料表明,這些年來,神木相繼實現了12年免費教育、全民免費醫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制度,而擁有當地戶口是享受各種福利的前提條件,因此神木戶口特別吃香。
多辦一個戶口的好處也顯而易見。“神木現在也是限購房子,多幾個戶口當然就能多買房。”一位當地居民說。而龔愛愛自己曾經在庭審上表示,這幾年賺了錢也不知道投資什么,看著房價漲得快,就想著投資買房。公訴人也舉證表明,龔愛愛在審訊中曾表示,當時辦戶口是聽說政策要限購房產,所以多辦個戶口,為買房來規避政策。
歷史遺留問題
神木好多人都有兩個戶口
據榆林一位政府人員介紹,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有農轉非的政策。在此政策下,一些政府人員便有了戶口指標,開始官方賣戶口。那時候,買戶口的人需要花一兩千元錢,這個數字在當時已算比較可觀,而原本的農村戶口也可以不銷。“農民買城市戶口時也不愿意銷農村戶口,因為農村戶口一銷,承包地就沒有了。”該政府人員說,此后,國家開始實施居民身份證,“不少兩個戶口的人,就有兩個身份證,這是比較普遍的。”
神木經濟發展之后,有條件的家庭希望孩子到西安甚至北京等大城市發展,但又不愿意放棄神木的戶口,也加重了一人多戶的現象。
據一名接近龔愛愛的人說,龔愛愛曾遭家暴,家庭不幸福,自己也只有高中學歷,想讓孩子成長在好點的環境,上個好點的學校,所以送到北京讀書。“辦個北京戶口就可以在當地高考,要是回來陜西高考很吃虧,教材都不一樣。”該知情人說,這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好多人都有兩個戶口,只是龔愛愛比較多。
神木縣某賓館服務員楊姐今年快50歲了,跟龔愛愛差不多年紀,她也是十六七歲就從農村到城里打工。據她回憶,十幾年前,神木縣要建市,但是城市人口不足,因此從各鄉鎮往城里“填人”。當時,50元就可以辦一個戶口,不少農村人就在這個浪潮中把戶口遷到了城里。
關于神木縣的公開資料顯示,“神木的城鎮化步伐加快,大批農民搬遷到縣城或工業發達的鄉鎮,如大柳塔一角。”而大柳塔正是龔愛愛所辦的另一個戶籍的所在地。
戶口不好辦
多數人從鄰省辦戶口 再轉回神木
楊姐現在也只有一個城市戶口,是嫁人后轉出來的,她說在農村,女人要是嫁到城里了,就是城市戶口。三年后,原來村里的戶口自動給注銷了,現在想把戶口轉回農村,“根本不可能……反正我們這些人肯定辦不成(多個戶口),要有錢有關系才行。”楊姐說。而此前就有媒體報道,龔愛愛事發之后,去公安局主動銷戶的有錢人,每天要排長隊。一位不愿具名的榆林市官員稱,“排長隊倒說不上。”據他所知,龔愛愛事發后,是有不少有錢人趕緊去銷了戶。
神木的戶口不好辦,外地的“基本只能靠嫁過來”。根據當地媒體報道,此前神木的結婚遷入落戶政策,被投靠人年滿30周歲,且結婚滿5年的配偶才能申請落戶神木。為此,大多數人便“曲線救國”,走的是從鄰省辦下戶口再轉回神木的途徑,其中從山西遷回神木尤為突出。
龔愛愛有一個叫“龔仙霞”的戶口,是2006年9月在山西省臨縣克虎派出所上戶的,上戶理由是戶口補錄。半年后,“龔仙霞”戶口由山西臨縣遷到陜西神木,遷入理由是“投靠親屬”。另一個用本名“龔愛愛”的戶口,是同樣以戶口補錄的理由在山西呂梁興縣魏家灘派出所上的,時間是2008年11月。一個月后,該“龔愛愛”遷回到神木。
焦點
神木戶口整頓期間
龔愛愛曾辦下另一戶口
不愿具名的榆林市官員說,其實在龔愛愛事發之前,榆林地區已經開始清理一人多戶現象,但是卻有各種條件限制。
首先是技術手段差。成都商報記者在神木縣志中“戶籍管理”一章查閱到,2001年神木縣才實現了全縣人口信息微機化管理,這在榆林已經是率先了。2005年,根據公安部人口信息數據質量的要求,神木才集中開展了人口信息圖像錄入工作。
但是,在龔愛愛一案上,技術手段的不完善似乎并不能完全成為理由。2006年4月榆林全市人口信息實現了聯網辦公,而龔愛愛的“龔仙霞”戶口是在2006年8~9月辦理。而且就在頭一年年底,神木縣公安局對全局優秀戶籍管理員進行表彰時,在龔愛愛系列案件中以偽造國家機關證件被提起公訴的神木縣公安局張新堂就名列其中,他當時是北街中心派出所戶籍管理員。
隨著各項技術手段的成熟,根據陜西省《戶籍窗口規范建設標準》的要求,神木縣各派出所的戶籍窗口規范化建設工作陸續展開。
從2008年12月開始到2009年1月,神木開展全縣戶口整頓工作,而這正是另一個“龔愛愛”戶口的辦理時間。此次整頓共清理雙重戶口34人,核查注銷13人;核查出應銷未銷戶口97人,已辦理59人。縣公安局稱解決了部分一人多戶問題,但顯然,這當中不包括龔愛愛。
龔愛愛庭審的當天下午,涉及龔愛愛一案的神木縣公安局張新堂、王紅霞等人也被提起公訴,同為兩人同事的一些該公安局的民警參加了旁聽。部分人私下坦言,他們所犯之事“根本不算個事”。
神木縣公安局一位民警表示,從前未聯網時,戶籍管理比較混亂,即使是聯網了仍有空子可鉆,特別在戶口補錄和遷移兩處。他舉例說,補錄的話,只要村里證明某人是本村的人,就可以為其補錄戶口,所以有人讓某村開假證明取得戶口。而遷移的話,只要提供土地批文即可。有些集體買地的,一處房產一張批文,人人有份,大家都能上戶。“有時候誰也注意不到這個東西(是偽造),一看,材料是真的,就可以辦。”該民警說。
當然,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這位民警也承認,更重要的是有“環境和土壤”的原因———在神木“賣戶口的到處都是”,把“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其實比較容易理解”。
?
?
相關鏈接:
房姐的房產應給公眾一個交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