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的化工區與不安全的社區
“昔日海景房,如今愁斷腸”,隨著化工區擴張,地下管道影響居住安全,居民紛紛外遷
此次爆炸后,當地的黃島論壇上,“搬遷”成了網友探討最多的話題。他們表示,“我們不想住在炸藥包上。”
11月27日,沿齋堂島街向南,一路都是爆炸波及的小區和地段,爆炸點(齋堂島路和秦皇島路交叉口)附近的居民樓已經清空,附近公寓的居民也搬出了小區。
在秦皇島路南面,是劉公島路,路南側的農貿市場里,大部分攤位和門店均大門緊閉,市場冷清。
“有錢的居民早幾年就搬出黃島街道了,爆炸后,外面有辦法的居民也搬出去了?!秉S島居民蔣先生說。
黃島油庫一位退休職工回憶,黃島是一個因為油庫逐漸發展壯大的小城。上世紀70年代建黃島油庫時,島上只有5個村莊。
改革開放后,原后灣村靠海的田地開始建起商品房,成為黃島最早的一批樓房,也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陸續有島外人買房搬進黃島。
蔣先生就是1997年左右在“海景房”的吸引下,落戶黃島油港路的。但“昔日海景房,如今愁斷腸”。蔣先生所住小區的路面,有通向四面八方的輸油管線。它們都來自黃島區不斷膨脹的化工企業。
11月25日,記者在秦皇島路和齋堂島街交叉路口施工現場看到,與漏油的中石化輸油管道并列的至少有6根其他輸油管道,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輸油管道有麗東化工企業、周圍的民營煉化企業。
黃島雄心勃勃地打造石化區。2008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擬定《青島市石化基地產業規劃》,欲將黃島部分區域規劃為石化基地,麗東化工、民營煉化廠紛紛落戶黃島石化區。
黃楊說,麗東化工廠建設時,當地人不同意,長時間抗議過,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仍然建成。麗東化工廠也曾發生化學物質泄漏事件,黃楊回憶,當時居民爭相逃難的情形與此次爆炸類似。
老化工基地的安全隱患
中石化還準備在青島新上一個百萬噸乙烯項目,有專家表示,可能會增加管網的安全隱患
黃島快速發展石化項目是青島的一個縮影。
山東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民說,石油行業屬于最賺錢的行業之一,這使得各個城市都在競相爭搶包括PX在內的項目。他表示,目前,不光是青島,沿海的很多城市都有著過度發展包括石化在內工業的情況,“大連、天津、青島、寧波、上海甚至廈門,各城市都在發展?!?/p>
青島有老的化工基地,人才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全,使得企業在考慮落戶的時候有所傾向,“企業主要考慮怎么賺錢,地方政府考慮GDP,兩者都很少考慮環境、安全等因素?!?/p>
王亞民說,近年來,青島已經每年都出現嚴重的綠潮污染,而且其污染物在膠州灣不斷擴散。
環保系統一名長期做環保調查的人士表示,石油行業是“來錢特別快”的行業,往往一個項目落地之后,可以給地方上很快帶來幾十個億,甚至上百個億的稅收。
一位國家環保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此次爆炸事件需要反思的是,城市規劃和石油產業布局規劃。
事實上,在發生事故之前,中石化還準備在青島市新上一個百萬噸的乙烯項目。記者在官方網站找到一份《中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百萬噸級乙烯項目》的環評報告書簡本,這個總投資上187.9億元的項目本已處于最后審批階段,只差環評審批。有專家表示,即使這個項目本身安全風險可控,但其勢必帶來更多的管網建設,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管網的安全隱患。
如今,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南部海景房均價1.5萬/㎡,開發區市中心商品房均價1萬元/㎡。而在黃島街道,東部海景房爆炸前也只有三四千元/㎡,爆炸后,蔣先生看到有房屋中介關門,“這里的二手房賣不出去了”。
很多黃島居民現在惦記的是,如何快點搬出化工區。
100萬預付賠款到位
據中新網報道記者27日從中國保監會青島監管局獲悉,26日下午,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中受損嚴重的益和電氣集團公司獲得預付企財險賠款100萬元,這是事故發生迄今最大一筆賠款。
事故發生后,太平洋產險青島分公司于26日下午完成了益和電氣集團公司的預付企財險賠款100萬元。截至26日下午,太平洋產險青島分公司已為該事故理賠案件15件,支付賠款共計110.3萬元。
11月25日,青島保監局召開全市保險業聯席會議,要求簡化程序,快速理賠。目前青島已有27家保險企業啟動快速應對“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方案,并開通綠色通道。
聲 音
要加強社會面的穩控,嚴厲打擊犯罪行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謠言惑眾不法分子要落地查人,確保社會面總體穩定。
黨員領導干部,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挺身而出,沖在一線、干在一線,拎著“烏紗帽”沖鋒陷陣,恪盡職守,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盡最大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處置現場指揮部昨晚召開第八次全體成員會議,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會上講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