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紀委、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關于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的通知》。(12月23日新華網)
所謂“私人會所”,這個概念來源于歐洲富人階層。首先盛行于我國發達城市,私人會所就是有錢人的娛樂場所,一年的會費幾十萬多的上百萬。“會所”英文為“Club”,音譯即為俱樂部。集休閑娛樂、商務聚會、文化交流、健身美容、餐飲服務等內容為一體的、具有特定消費對象、較為隱蔽與私密的私人俱樂部就是對“會所”的真實解讀。
毫無疑問,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等舉措出臺后,公開場合的奢靡行為有所收斂,違法違紀逐漸轉入地下,“會所中的歪風”呈現抬頭之勢。正像通知中所指出的,近年來,一些地方將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變為私人會所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存在違法設立經營、侵占群眾利益、助長奢靡之風、滋生腐敗行為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特別是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嚴重影響黨風政風,帶壞了社會風氣。
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私人會所”或坐落于高樓大廈,或隱藏于胡同僻巷……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會所越建越多,有些黨員領導干部開始出入會所,“會所歪風”正成為侵蝕黨員領導干部的一種新型腐敗。故此,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遵照中央指示,中央紀委、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就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提出明確要求。
在筆者看來,隱蔽與私密是會所共有的特性,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正是看到這一點,對會所趨之若鶩,在那里吃喝玩樂,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但是,大量曝光的案例已經說明,任何腐敗都不會永遠躲在角落里、藏在陰暗處。譬如:中央紀委通報的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司長孫國慶用公款打高爾夫球,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四川省紀委通報的達州市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謝承述和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玲等人在達縣某娛樂會所唱歌、喝酒,達州市紀委已對謝承述、劉玲的違紀問題立案調查,都是最好的例證。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從阻止公共場所的奢侈浪費,到防治私人會所中的隱性腐敗,這一舉措再次表明了中央反對腐敗不斷加力的態度和決心。
所以,對于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通知,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喜歡出入私人會所的領導干部,要從中讀出善意的提醒和真誠的關愛,更要讀出嚴厲的告誡和高壓的威懾。要知道,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有幾個人會掏自己的腰包?那么,人家不傻不顛的,為什么要出資請你吃喝玩樂?還不是為了用一只雞換一頭牛,用一輛轎車換一架飛機?
所以,令行禁止,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遠離私人會所,也是對自己最好的挽救。畢竟這次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可以說是又一次重拳出擊,意味著私人會所也不是貪腐的“法外之地”。如果仍然抱著僥幸心理,不以為然,我行我素,甚至頂風作案,最終只能是老虎屁股上抓癢癢——自取其禍,搬起石頭砸壞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