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改變人類供暖史的“喝水取暖”改變人類供暖史的“喝水取暖”
來源: 紅網 作者:于靜 時間:2013-12-26 15:27
因為涉及場地拆遷,北京昌平區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前幾天被斷電,導致電鍋爐無法供暖,784名學生挨凍,課堂教學也受到影響。為了讓年齡較小的孩子取暖,學校食堂只能煤球燒開水給他們喝。此前,學校已經被停水半年,為了保障供水,學校在院內打了一口150米的深水井,但由于停電,抽水機無法工作,如今學校已被逼停水。(12月25日《京華時報》)
網上有一個段子,用來調侃某地落后: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看了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喝水取暖”的畫面后,竊以為相比“抖一抖”這種單純靠身體散熱的取暖方式,端著開水“喝兩口”暖手暖嘴暖胃,效果無疑好得多。
因為自己從事供暖行業多年,所以對“喝水取暖”這種新型供暖方式頗感興趣。北方地區的居民都知道,冬天家里的暖氣就是靠熱水加熱的,熱水經管道注入暖氣后,不一會兒,熱量就會從里面散發出來,溫暖整個房間。“喝水取暖”的原理也是如此,熱水由口而入,流經食道,匯入腸胃,同樣能起到保溫散熱的作用。由此看來,“喝水取暖”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若是能推廣開來,冬天就再也不用燒鍋爐取暖了,只需人手一個保溫杯,冷了就對著喝上幾口,那會對節約能源,防治霧霾起到多大作用啊,人類的供暖史或因此改寫!
可是當我把這個重大發現向公司技術人員炫耀時,卻被迎頭潑了一瓢冷水。人家技術人員說了,這根本就是異想天開。其一,家里的暖氣“肚子”大不說,里面裝的還都是鍋爐輸出的高溫熱水,這才能保證散熱量,一個人就算是肚子再大,裝水再多,也不過幾碗,況且,人體機構限制了不能直接喝下開水,經過搖一搖,吹又吹,最后下肚的其實都是溫水而已。其二,暖氣之所以散熱好,是因為熱水可以在整個系統不斷循環,人體行嗎?誰能一邊喝一邊往外排泄?其三,材料不同,制作暖氣的材料都是銅鋁鐵等導熱性能好的金屬,人類那副皮囊根本沒法與之相比。
經專業人士一番分析后,我很為一項足以改變人類供暖史的偉大發明夭折而難過,同時也想對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道一聲抱歉,原本打算得挺好,一旦“喝水取暖”經過論證可行,并被大范圍推廣,那么,最先發明這項專利的孩子也能從中沾光,不但從此再也不怕被人斷水斷電,命運或許還能因此出現轉機呢。
對不起了,孩子們,你們的冷,我感同身受;你們的無奈,我很無語;你們的無助,我真的無能為力。叔叔如今能做的就是和你們一起等,等著通電供水,等著鍋爐重新運轉,等著教室內的暖氣早日熱起來。在此之前,你們只能通過“喝水取暖”的方式來驅寒了,如果因為停水,連開水都無法供應,真的要像笑話中說的那樣——“取暖基本靠抖”了。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