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村垃圾”傷害海南鄉村的美麗,海南掀開了一場全省范圍內的行動,向“圍村垃圾”宣戰。
????????據悉,海南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試點工作從2012年便拉開了序幕,截至今年2月,全省已建好了59座鄉鎮垃圾轉運站,其中定安、屯昌等市縣均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今年,海南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主要目標是建立覆蓋城鄉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規劃的124座鄉鎮垃圾轉運站將于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
????????“摸石頭過河”的各市縣探索著符合自身實際的解決方案:瓊海全量收集;定安、昌江財政兜底;三亞推向市場;瓊中村民自治……
????????在那些率先處理掉垃圾的村子,行走在村道的老村民,感受到了迎面而來的新村貌。
????????地點 定安龍河鎮天池村
????????每天都有專車來收垃圾 政府帶動村民改造家園
????????2010年,大學生村官張譯尹剛走進定安縣天池村時,看到是遍地垃圾和動物糞便,她深吸了一口氣,“簡直沒處下腳。”張譯尹記得,當時,為了在村里建一個天池驛站,選好了一塊空地,但空地上垃圾堆積如山,人力無法清走,他們不得不請來挖機,整整挖了兩天,拉走了4車垃圾。“現在,一切都變了。”不單天池村,定安縣全縣122個村(居)委會,均已覆蓋鄉鎮垃圾收運系統。
????????“萌芽”中的鄉村新容
????????3月14日上午10點40分,冰涼的細雨中,定安縣龍河鎮垃圾中轉站“熱鬧”得很。一輛垃圾收集車剛倒完垃圾,另一輛便停好車熄了火。
????????這一景象,是去年4月份之后才有的。司機薛文海和另外兩名隨車裝運環衛工下了車。薛文海負責兩個村委會的垃圾收集,為了完成任務,他早上7點半就出發,上午收完一個村委會的垃圾,午飯過后,他還要到另一個村。像這樣奔波于全鎮各村的收集車共有7輛。
????????龍河鎮環衛所副所長吳淑貴指揮著收集車的行動。他說,在收運系統運行之前,鎮里只有一輛四輪拖拉機,以前都是拖拉機拖著鎮里的垃圾到人少的洼地倒掉,“堆放點換了好幾個。”吳淑貴說,隨著垃圾產量增加,堆放垃圾的洼地越來越難找。
????????好在,情況終于發生了改變。
????????14日中午,記者在龍河鎮天池村整潔的村道旁看到,3個垃圾房和20個綠色垃圾桶,收納著來自全村1000多村民生活產生的垃圾。63歲的村民陳保玉在天池驛站旁的小店避雨,望著道路旁的垃圾桶,很是感慨,“活了幾十年,垃圾都是隨便找地方扔,現在都扔到垃圾桶,每天有車來收,跟城市一樣。”
????????在天池村中片區,陳阿姨提著垃圾桶步行50米來到垃圾房倒垃圾。“垃圾車來運垃圾,扔了就運走,才不會發臭。”陳阿姨說。
????????村民潘月鳳今年68歲,前兩年,天池村建設“文明生態村”,她和另外幾位婦女組成了“巾幗志愿衛生服務隊”。但是當時全縣的鄉鎮垃圾收運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她們清掃來的垃圾只能堆積起來,堆到一定量后點火燒掉。而今,看到定時來村子做收集的垃圾車,潘月鳳對于清掃村子的事情更積極了。
????????大學生村官張譯尹順著天池村、水竹村、菉林村村道行走。村道兩旁的垃圾桶和垃圾房,均已投入使用。在張譯尹眼中,村莊新顏正在細雨中“萌芽”。
????????政府行動“點燃”群眾熱情
????????天池村和水竹村等村莊村容變化的背后,是垃圾收運硬件和收運人員的投入。
????????定安縣城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項目運營自2013年4月啟動運行,至2013年12月共9個月,收集轉運垃圾15308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0%。過去,這些農村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是空白的。這15308噸農村垃圾,正是經過村民的收集,村子的集中,鄉鎮的轉運,來到了縣城的垃圾填埋場,得到無害化處理。
????????這些農村垃圾能找到好“歸宿”,是政府和村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定安縣城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建設項目建好后,核定運營經費(年度)1556萬元,用于聘請人員和日常運營。垃圾處理的硬件和人員的投入,讓村民看到了參與改變村容的時機已來臨。定安各鎮政府指定一名副鎮長負責垃圾收集中轉,規定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體系采取每天收集一次,并發動村干部帶動群眾,每個星期集中一到兩天清理衛生死角和主要村道,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進行垃圾大清運。“村民見證和參與這一切的過程,也就是改變觀念的過程。”張譯尹說。
????????“剛建設的時候,群眾很不理解。”定安縣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麥勛章說,村民以為建了垃圾房是用來堆垃圾的,紛紛反對,一些垃圾房在選點時選了三四個點才建起來。垃圾收運系統經過近一年的運轉之后,之前反對建設垃圾房的村民,看到了政府的行動,看到了村子的變化,紛紛主動來申請建設垃圾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