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收集贊吧 送你球鞋哦
收集30個贊 就送279元小龍蝦
收集38個贊 母親節送香柏木桶
50個贊換取 價值300元化妝品
集齊58個贊 送首飾
58個贊 送香港單人游
88個贊 送香港雙人游
36個贊 就送充電寶
快幫我點啊
揚子晚報
鄭玲玲 制圖
“親,記得給我點個贊哦!”你收到過微信好友這樣的請求嗎?
近來,微信朋友圈被各種“求點贊”入侵的抱怨,一下子多了起來。有網友礙于朋友情面不得不點贊,更有倒霉者控訴,微信集贊多數是商家精心布置的一場騙局。記者調查了解到,“集贊送禮”雖并非都是騙局,但網友想要獲得大禮卻只能靠運氣。
我本真心集點贊,奈何明月照溝渠
參加11個活動,只拿到1個獎品
家住常熟的陳女士今年28歲,被周圍的朋友稱為集贊一族。
2014年3月以來,陳女士業余時間幾乎都忙著參加微信上集贊贏禮品活動。她參加了11個集贊送禮活動,活動的內容五花八門——KTV歡唱券、充電寶、免費游香港名額、兒童攝影寫真、淘寶首飾店鋪、凈水機等,每一個活動所需要的贊少則38個,多的則上百。
陳女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她只選擇標明“集齊均送禮品”或“不限名額,集滿就送”的活動,而不是那些寫著“有機會獲得”和“有機會參加抽獎”的活動。
每次完成任務,陳女士都滿心歡喜地聯絡商家,然而忙活了兩個多月,陳女士唯一的收獲只是一只不銹鋼手鐲。而其他的店家則都不見了蹤影。
集贊領木桶?是吸引你看樓
上周,南京市民葉先生在微信上看到消息,南京一家開發商推出“母親節集贊送香柏木桶”活動,只要集滿30多個贊,就可以在母親節當天到位于仙林的售樓處免費領取禮物。葉先生花了兩天時間,終于完成任務。
母親節當天,葉先生來到售樓處,卻被告知木桶已經送完。葉先生說,隨后售樓處工作人員還把他帶到銷售中心,推銷起了樓盤。憤怒的葉先生撥打了揚子晚報熱線,希望曝光開發商的虛假宣傳。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也看到了這則活動信息,活動兌獎時間是5月10日和11日,但并沒有“限量領取”字樣,而是清楚寫明“5月10日、11日5點前領取”。記者致電售樓處,對方說了句“就是次吸引大家來看盤的宣傳活動”,便掛斷電話。
免費游香港?會強制你購物
“米麥”是一家淘寶首飾店的客服,4月份,這家淘寶店舉辦了集齊58個贊就送首飾的活動。一周之內,微信上幾十個客戶參與活動,網店獲得了三千多個贊。為了節約成本,網店實際上只發出了10個項鏈,其他人則白忙活一場。這種做法在“米麥”看來很正常,因為“大家都是這么做的”。
在某旅游網站的推廣微博上,記者看到了“點58個贊送香港單人游;88個贊送香港雙人游”的活動,活動上寫著免費項目包含“往返機票、香港酒店住宿和用餐,各景點門票和導游費”。
真有這樣的好事?揚子晚報記者致電南京康輝旅行社,負責人表示,所謂的免費香港游其實就是以前的“0元購物游”。網友完成任務后,網站會兌現承諾,但到了香港,團員會被強制要求購物,或被導游帶到價格貴上幾倍的自費項目。
■特別提醒
網友獻招,避免上當受騙
如何避免“集贊陷阱”?許多網友支招,一是盡量選擇同城信譽較好商家,“同城商家一般會兌現諾言,如果出了問題,投訴也比較容易。”
二是選擇有實體店的商家。許多網友認為,網店活動難保誠信,但如果有實體店和微信同步推出集贊活動,相對可信,網友也比較容易兌現禮物。
此外,還要看清微信廣告,弄清禮品數量和贏取要求,是否需要抽獎等,判斷值不值得為小概率被抽中集贊。
江蘇維維律師事務所律師汪洋告訴記者,“由于網友點贊過程中沒有實質性消費,一旦發生糾紛被蒙騙,網友所受損害很難證明,因此很難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維權。但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約束、懲罰商家的不誠信行為。”
一個謠言
點個贊,會被扣8毛錢話費?
專家稱不可能,運營商不掌握點贊信息
這是一條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被瘋狂轉發的消息——
原來是這樣啊,告訴朋友圈里的伙伴們,以后不要再隨便點贊了,當你點一個贊的時候,電信營運商就會從你的話費中扣除八毛錢,當然它不是一次次扣除,而是逐步扣除,有的人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讓大家點擊贊,而后去相應的電商去兌換現金。這個中央電視臺已經報道了,請大家互相轉告!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采訪電信運營商和從事計費系統工作的資深人士,答案是:絕不可能。
中國移動南京公司人士介紹,“點贊”只可能帶來很小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流量費,除此以外不可能產生任何運營商扣費行為,因為運營商對所有的常規收費,都實施雙向通知機制。“根據規定,運營商要收費,必須要經過用戶號碼的正向確認。舉例來說,當一項收費有可能發生時,運營商會先提醒客戶:如果您再繼續使用,就可能產生什么什么費用,請問您是選‘是’或者‘不是’;只有當該手機號碼發回一個‘是’確認過了,運營商才可能收費。”該人士介紹,涉及收費必須雙向通知,這是所有電信運營商的行規。因此,消費者不要擔心點贊收話費的傳言,這不可能。
另一位長期從事電信計費系統工作的南京某企業資深人士夏先生,第一個反應是:“怎么可能?肯定是謠傳,運營商沒有告知用戶,是絕對不會、也不敢亂收錢的。對運營商而言,收錢必須有依據,不然就違規了。”
此外,他還從邏輯角度解釋如下:假設真要收這個錢,運營商首先得知道用戶上了哪個網頁,或者點贊了哪個人的微信號、手機號,但運營商根本不掌握這些信息,掌握信息的是騰訊,要收也只能是騰訊去收,“但騰訊怎么可能通過電信運營商去扣話費?”
?
相關鏈接
微信集“贊”換免費旅游涉嫌虛假宣傳
"集贊"換禮不兌現忽悠海口市民 工商部門稱取證難
微信"集贊營銷"藏陷阱 商家噱頭用戶勿盲目輕信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