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紙上看到孩子所在學校擁有優質初中指標到校名額之后,海口一所學校的幾名小學畢業生家長抱著孩子所得的一摞摞獎狀,興沖沖趕往學校。沒想到的是,他們折騰了一整天,也沒有獲得填寫《入學意向表》的機會。
“如果不是在報紙上看到今年的小升初新政,我們壓根不知道今年的小學畢業生是通過學校推薦方式獲得優質初中入學名額。”一名學生家長王女士說,29日看新聞了解到,根據今年的招生新政,學校推薦學生不只看考試分數,而是要參照《海口市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冊》評價體系的內容,推薦小學階段綜合素質評價各項指標優良,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應屆優秀畢業生。
“這兩天有很多親友打來電話,說我家孩子肯定有機會被推薦,我家孩子是屬于那種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類型,參加很多競賽都得了獎。”這位家長說,30日早上,她收拾好孩子的一大摞獎狀,興沖沖趕往學校,校門口的保安不讓進門。打電話聯系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說這事要問校領導,而校領導在開會。
“我和另外幾個家長在校門外等了一個上午,也沒有看到校領導。”王女士失望地說,聽說學校所推薦人選將會在校內公示5天,家長連校門都進不去,又如何能看到公示內容?
另一名學生家長劉女士花了一整天時間去爭取填寫《入學意向表》的機會。“早上打電話問班主任,她居然對我說沒聽說過有這回事。”劉女士說,她為此事專門趕往海口市教育局咨詢,然后又趕回學校,還是沒有得到《入學意向表》。
幾位學生家長在校門外等候的過程中,熱烈議論稱,學校所推薦的學生可能比自家孩子更為優秀,但一定要進行公示,這樣才能讓家長們心服口服。“我們希望學校能夠提前給每一個小學畢業生發一張表格,讓孩子們把自己在校內、校外得過的獎項告訴老師,這樣才利于班主任老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況。”學生家長王女士說。
記者試圖為學生家長和學校搭建溝通的橋梁,但撥打多名校領導電話均無人接聽,只有一位張姓教導主任接聽了電話,談及公示環節,對方的回答非常簡潔:“推薦工作還在進行中,我們還在商量。”
今年秋季,海口優質初中學校招生將參照省教育廳要做法,首次實行免試劃片就近和指標到校相結合的招生方式。6所省一級學校的1225個指標到校計劃將按各小學的辦學水平、辦學規模、畢業生人數進行分配。各小學要參照《海口市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冊》評價體系的內容,推薦小學階段綜合素質評價各項指標優良,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應屆優秀畢業生。(據6月30日《南國都市報》)
看到校指標的推薦程序,先由學生申請,再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組成的班級審核工作小組審核、綜合比較,遴選出優秀學生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再分類排名,最后校長同意后簽字。整個過程猶如讓學生們過了一次次篩子,而篩子網眼的大小,沒有統一的標準,完全是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初步決定,以及由校長最后簽字。如此一來,爭指標就成了爭班主任、科任老師和爭校長,這其中會不會產生暗箱操作,相信誰也不敢打包票!
而1225個到校指標,看似不少,但相對于海口市眾多沒有被劃進這幾所學校片區的小學應屆畢業學生們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筆者在想,指標到校真的是為學生們好呢,還是有另一個調調?
指標到校后,對于沒有在這6所免試劃片就近的優質初中學校的小學生們來說,這是一個上優質學校的機會。如果能爭的一個指標,那么肯定將會樂得合不攏嘴。但是對于這個學生免試劃片就近入學的學校來說,可能就是災難了。要知道,被篩子過了一次次之后,還能剩下什么優質生源呢?生源質量勢必會降低,它們又如何在中考中取得好名次,以此來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教學質量呢?
其實,指標到校吹響的是為這6所優質初中學校召集優秀生源的集結號。如果學校推薦的學生都是嚴格按照程序,沒有絲毫個人感情的推薦,那么這6所學校得到的可能將是整個海口最優秀的學生。優秀學生加上優質學校,強強聯合,要想不優秀都難。指標到校政策其實就是對優質學校的政策傾斜,這更會加劇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這不利于教育的發展。
所以,要想破解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問題,免試劃片就近和指標到校相結合的政策,不如免試劃片就近和師資到校相結合,給一般學校政策和師資的傾斜,讓其慢慢地也有機會成為優質學校。假設一下,如果學校都成為教育水平差不多的優質學校,家長們還會為孩子們擠破腦袋擇校嗎?
?
?
相關鏈接:
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違規招生續:違規不是第一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