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黨報頭條號召買房,簡直強詞奪理黨報頭條號召買房,簡直強詞奪理
來源: 紅網 作者:鄭渝川 時間:2014-07-17 09:00
7月15日,《常州日報》頭版頭條刊出文章《我市目前已到購房好時機》,稱當地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常州房價已無下降空間,近期是購房的好時機。文章稱,常州市通過限量供應土地,再加上開發商今年上半年激進促銷特價房,使之前的商品房存量贏得了消化的時機。
人民網當日刊發報道并配發評論,反駁《常州日報》的論調,指出截至今年上半年結束,常州市一手房商品住宅可售面積為1231.81萬平方米,按目前銷售速度還需2年左右時間賣完。人民網報道指出,《常州日報》涉事報道的書名作者“黃潔璐”為常州日報社記者,而“繆滋來”實為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宣教處處長。
《常州日報》是常州市委機關報。黨報的頭版頭條刊發公眾普遍關注話題、也本身是帶有極大爭議性的房市報道,而非循例照發領導“起居注”,本來頗值得肯定。一則經濟報道帶有一定的觀點傾向性,通常意義上也是正常的。《常州日報》的這起報道卻迎來了輿論強烈反彈,就在于報道變得不像報道,而更接近于廣告類軟文,竭盡所能證明當地房價即將觸底反彈,試圖讓當地市民和投資者相信“再不買房就晚了”的結論。
《常州日報》整篇報道,其實也沒能有效證明報道者想要傳遞的觀點。報道稱,“在江浙滬25個城市(上半年)銷量中,我市(常州)僅低于滬、寧、蘇、杭”;而后又解釋稱“為了盡可能完成年度銷售指標,部分大型房企采取了激進的特價房促銷策略,其他企業也紛紛效仿跟進,使得上半年特價房成交比例大幅上升”。結合起來看,常州市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房及商品住房銷售源于激進型的降價促銷,房企爭相恐后搶占當地的購房“剛需”;接下來,如果房企不延續此前的降價促銷,很可能就會出現滯銷,更可能的一種情況是,此前的降價促銷已經透支了所謂的購房“剛需”和投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常州當地房企激進降價促銷,換來的結果仍然是“商品房及商品住房銷售備案面積……同比分別下降6.63%和11.25%”。這本身就說明靠降價刺激而產生的購買需求,也已出現顯著下降。
《常州日報》涉事報道沒有介紹,7月15日晚些時間由人民網披露的常州市一手房商品住宅可售面積數據。很顯然,常州市一手房商品住宅可售面積按現有銷售速度,也要賣上兩年,這個數據說出來太過嚇人。因而《常州日報》將今年上半年“市區商品房及商品住房銷售備案面積分別為305.6萬平方米和250.74萬平方米”,與“市區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361.51萬平方米,商品住房批準預售面積268.64萬平方米”分開表述,還美其名曰“去化效率明顯提高”。說白了,地方政府如此努力控制土地投放,房企還在努力促銷,商品房和商品住房新增面積仍然多于銷售面積,只能印證人民網評論中所說的“長期以來,常州就是房地產嚴重供過于求的市場代表。從2006年以來,每次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常州都是重災區。歸根到底,是地方政府賣地規模太大,城鎮化人口規模跟不上房子供應量。”
更搞笑的是,《常州日報》涉事報道是在沒有提供有說服力依據的情況下,以所謂業內人士的說法,憑空得出當地“房價已無下降空間,目前是購房好時機”的結論,再對照人民網報道披露的報道作者身份,托市用意已再難掩蓋。如此拙劣和強詞奪理的托市,相信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文/鄭渝川
(編輯: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