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在整理簡單的藥品。
海口網9月4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晶晶攝影報道)1958年,18歲的吳多裕背起簡陋的木制藥箱,踏著一雙從春穿到冬的涼鞋,開始走村串戶的行醫生涯。憑借從部隊衛生所學到的醫術,他守護著美蘭區眼鏡塘村一代代村民的健康。年復一年,在一條條鄉間小路上,“吳多裕們”匆匆而行,被親切地稱為“赤腳醫生”。
如今,隨著醫療服務條件的不斷改善,“吳多裕們”不再日日奔波,他們在政府出資修建的衛生室里為鄉親們診病,但歲月不饒人,74歲的吳多裕不會電腦,上不了業務進修班,就連扎針有時也看不清楚,他想像其他老人一樣退休,但無奈衛生室無人接班,只能再等等……
一年招不到1名村醫
缺人,是海口市231家村衛生室面臨的同一道難題。作為最貼近基層百姓的醫療服務機構,村衛生室因人才奇缺造成的功能虛化,使海口三級醫療結構遭遇阻塞,基層不強,“看病難”很難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近幾年來,全市招了不到30名村醫,絕大部分不到一年就走了。”說起缺人遭遇的尷尬,海口市衛生局副局長吳光吾連連搖頭,海口市每年都招村醫,但鮮有人問津。2013年,秀英區和龍華區1個村醫都沒招到。不僅如此,現在在任的村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以初中學歷為主,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年的“赤腳醫生”,如今年齡老化嚴重,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許多人亟需退休。
市衛生局統計的數據顯示,海口市目前有17家村衛生室因沒有醫生而閑置,129家村衛生室因為無法開展正常診療活動,形同虛設。
按照農村人口每1000人配1名村醫的要求,海口市應該配置400多名村醫,但目前持有鄉村醫生證的村醫僅有200多名,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超齡醫生無法正常開展村衛生室醫療工作,海口村醫缺口大這一形勢非常嚴峻。
醫生病倒,衛生室就關門
美蘭區三江鎮的江源村衛生室建在一條鄉間主干道的林蔭里,80平方米的一棟磚瓦房,設有診療室、輸液室。但衛生室外的院壩里已長起許多雜草,顯然這里很少有人來。隔著緊閉的鐵柵門,能夠看到屋子里已布滿厚厚的灰塵,原來的診臺和計劃生育宣傳臺都扯起了蜘蛛網。
“以前這里有個老醫生坐診,他去世后,已經閑置一年多了。”三江鎮衛生院院長陳飛說,江源村有1000多常住村民,現在有個頭疼腦熱的,只能去4公里外的鎮衛生院或農場醫院看病,而衛生院也僅有3名醫生,需要24小時輪班。“村民看病不方便,我們一直都在招人,可沒人愿意來呀!”陳飛感嘆。
江源村衛生室沒有醫生并不是個例,在美蘭區的演豐鎮昌城村衛生室,幾天前,在衛生室干了30多年的老醫生因腦出血住院了,村衛生室不得不歇業。
老村醫眼花,村民不敢問診
2日下午,記者在演豐鎮衛生院遇到了正在取藥的演豐鎮西排村村民李先生,他的妻子因胃部不適來看病,倆人騎電動車騎了20多分鐘。
“村里倒是有衛生室,但醫生年紀太大了,不敢找他看!”李先生坦言,村民們現在有什么不適,基本都不去村衛生室了,“老醫生走路都有些搖晃,怎么放心叫他看病呢?”
在演豐鎮的山尾村衛生室,69歲的醫生黃世太告訴記者,自己從醫已經48年了,當年也是一名“赤腳醫生”,醫改以來,國家對當年的“雜牌軍”進行了業務培訓,規范了村醫工作制度,連診室和設備都按規范置辦了,這本是老百姓的福氣,但是村衛生室迎不來新的“血液”,很多功能都沒法發揮出來。
“你看,我年紀大了,現代化設備全不會用,眼睛也不好,也沒法給患者打針,現在每天只能坐著給人開點口服藥。”黃世太嘆著氣說,“我提了很多次要退休,可不讓退呀,我退了,沒人補上了。”
不會用電腦 新農合無法開展
基層不強,自然得不到群眾的信任,好在不少村鎮交通便利,群眾遇到急病,一般也能堅持到市內的大醫院就診。但村衛生室的功能卻逐漸萎縮了,政府對基層衛生建設的大量投入都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在三江鎮,8家村衛生室醫生平均60多歲,由于不會使用電腦,至今無法開展新農合及時結算服務。眼鏡塘村衛生室,74歲的村醫吳多裕說,由于沒法報銷,現在每天來看病的也就兩三個人,因此,閑暇時他常常幫助兒子打理花田。
“醫生有責任哪,不能逞強,我干了54年,實在干不動了,真想有人來接這個班。”吳多裕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夠看著年輕醫生把衛生室辦得紅火起來,讓鄉親們不用再跑遠路看小病。
?
?
相關鏈接:
“獨腿村醫”陳永根:一根拐杖丈量18萬里路
河南冰柜藏女男子狀告醫院 村醫:我盡責了(圖)
民生三問:村醫為何需要“醫責險”
海南今年免費培養75名村醫 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
海口翰香村兩任村醫被逼走 衛生廳廳長下鄉找醫生
饒陽“最美村醫”義診途中遇車禍 3000村民送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