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后果如此嚴重的沙漠環境污染、生態困境,人們顯然沒有理由無動于衷、漠然置之,不僅那些排污的化工企業,還有當地守土有責的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都沒有理由漠然置之
內蒙古和寧夏近年來分別在騰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內蒙古騰格里工業園和寧夏中衛工業園區,引入大量的化工企業。這些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沙漠(9月6日《新京報》)。
大量化工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沙漠,這樣的環境污染事件,顯然極其惡劣、令人觸目驚心。因為它不僅直接污染了沙漠土壤和當地的大氣環境,“每天臭氣熏天,如果不戴口罩,沒多久,不僅頭疼,嗓子也受不了”;而且同時也對沙漠之下的寶貴地下水資源,構成了一種嚴重威脅。一方面,一旦化工污水滲入地下會直接污染地下水資源,另一方面,作為高耗水行業的化工企業,其生產過程本身又會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資源。這正像當地居民指出的,“這些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沙漠,同時也在開采著地下水用于生產”。而在這種一面大量排污一面大量耗水的雙重夾擊之下,沙漠地區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勢必岌岌可危。
眾所周知,作為干旱少雨、環境容量十分有限的沙漠地區,地下水不僅是當地民眾賴以生存、也是維系當地脆弱生態系統的主要甚至唯一水源。因此,一旦這一水源遭到破壞,無論是被直接污染,還是被過量開采,對于當地的生存、生態環境,勢必都將是難以救贖的滅頂之災。誠如當地專家強調的,“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修復幾乎是不可能的”,“千百年來牧民們生存的棲息地不僅將失去,騰格里沙漠獨特的生態環境可能也將面臨嚴重威脅”,而據當地居民介紹,“因不斷擴大的化工園區瘋狂地開采地下水用于生產,水井里的水逐年下降”,“現在水位下降至少40多米”,“只想逃離家鄉的污染”……
面對后果如此嚴重的沙漠環境污染、生態困境,人們顯然沒有理由無動于衷、漠然置之,不僅那些排污的化工企業,還有當地守土有責的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都沒有理由漠然置之。很明顯,這一沙漠排污事件之所以會發生,除了那些直接排污的企業之外,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其實更加難辭其咎。
在這里,人們無疑有理由追問這樣一系列問題:首先,對于化工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沙漠,為何未見當地政府環保部門及時制止、處罰、糾正?更重要的是,在原本干旱缺水、生態脆弱的沙漠地區,當地政府何以能夠我行我素地興建工業園區,并且引入大量不僅高污染而且高耗水的化工企業?這樣的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是否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依法進行過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難道為了化工企業眼前的GDP、稅收、利潤數字,地方政府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透支當地長遠的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寧肯犧牲“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必須意識到,高污染高消耗的工業園區、化工企業,之所以不宜盲目建設引進、“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不僅是因為在經濟上,它們實際上往往是一種負外部性極大而效率極低甚至沒有效率、既得不償失也不可持續的低端產業,更重要的還在于,站在整個社會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看,免于污染的良好自然生態環境本身,實際上就是維系整個人類社會繁衍生息最重要最寶貴的財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張貴峰)
?
相關鏈接:
環保局長回應“沙漠排污池”:人格擔保沒排污中國沙漠腹地現巨型排污池騰格里沙漠腹地現巨型排污池 散發刺鼻氣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