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續繁稅費多 交95種稅費、蓋192個章 建一棟樓至少要跑3年半
“企業要建一棟樓,需要繳納的各種稅費名目有95項之多,收費單位涉及政府幾乎所有行政職能部門,包括其下屬的部分單位以及一些群團組織。名目繁多的各項行政、事業、企業性收費,沒有一項說起來不重要,收費都有憑有據有文件。”唐明說,企業蓋一棟大樓,要繳各種稅費,資金、人力、社交成本壓力非常大。
“在95種稅費中,90%都是各種費,10%是稅。”唐明給現代快報記者列出一個稅費清單。記者看到,在稅收方面,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企業所得稅,各種印花稅、契稅等。相對來說,費的名目種類更多更雜,如市政大配套費小配套費、土地出讓金、教育費附加、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綠化基金、防洪保安資金,還有水、電、氣、市政、交通等其他費用。市政大、小配套費按大樓面積征收,這兩項加起來每平米要350元以上。
唐明公司的一名部門經理測算了一下,各種稅費加起來,要占到項目成本的兩成多,稅費壓力不可謂不重。
要蓋大樓,企業要到各相關部門跑手續、蓋章,先是到工商局注冊項目公司、辦理場地證明,再到規劃、國土部門辦理用地申請、核發選址意見書、土地招拍掛,直到最后在房產局取得項目產權證。唐明梳理了一下,前后需要跑大大小小近30個部門,蓋192個章,而且這192個章都是公章,各部門、處室負責人的簽字還不包括在內。在有的部門,一套手續走下來,甚至要蓋20多個章,缺一不可,否則便通不過審批。
“我們按正常程序算,要全部走完手續,拿到房產證,至少需要3年半。”唐明說,一般來說,大樓建設周期應該是兩年左右。
據了解,唐明公司還有一個開發項目,由于進展較慢,項目公司由最初的幾十人縮減到現在的10多人。“待項目進展快一點的時候,再添人手。”項目拖這么長時間,企業無形中增加了大量成本,最終壓力全由企業來承擔。
過去,效率比現在高 8年前,同樣建一棟樓只要跑1年半蓋100個章
“2006年,我們公司蓋了一棟樓,用了一年半時間,比現在效率高多了。當時雖然也蓋了100來個章,但比現在少。”唐明不無感慨地說,8年之后,同樣蓋一棟樓,光蓋章就增加了近一倍,項目走完整套手續,從一年半增加到三年半。
多出來的這些部門、公章來自哪里?唐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些部門、公章都有依據,以項目所需辦理的社會穩定評價這一項為例,這是近兩年才有的“穩評”,需要征求項目周圍左鄰右舍意見,要項目所在的社區、街道蓋章,還要到主管部門蓋章。
唐明說,曾有一個項目,需要發改部門立項,發改部門稱項目要有節能評、穩評之后才能立項,而負責穩評的部門則稱,項目沒有立項,不能進行穩定評價。為此,項目工作人員在多個部門之間來回跑,“跑了半年還沒有辦好。”唐明說,最后好不容易在街道、社區蓋了章,拿到下一個部門,結果對方稱街道主任、社區負責人沒有簽字,要求公司再跑一趟,補上街道主任、社區負責人簽字。“街道、社區蓋章已經代表了街道,為什么還要負責人再簽字?可我們企業有什么辦法?只能回頭再找街道主任。”唐明說,目前每個開發項目還要交檔案保管費,按每年每平米一元的標準收取,這個費用以前也是沒有的。
辦理項目手續過程中,層層蓋章、手續繁瑣是突出問題。唐明說,3個月前,曾有一個項目在南京某局下屬分局辦手續,分局手續辦過后,再拿到市局辦手續,從該局相關四五個科室的副科長、科長,到副處長、處長,直到副局長、局長,各個部門走一遍手續。“該局局長有一正八副,每個人都要經手一遍。”唐明說,僅在該局辦理手續,預計就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 民企辦事“三扇門”仍然存在
唐明平時經常與其他民營企業家交流,不少人也都有同樣感受,即中央實行八項規定、反四風以來,不少政府部門的領導和辦事人員有所顧忌,不敢公然亂作為了。但他們手中的權力太大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辦事仍然很難。現在企業與有些政府部門打交道時,感覺存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三扇門。所謂“玻璃門”,是指很多政策是看得見的,但等到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辦事時,卻感覺這些政策看得見,但具體辦理起來卻有種種限制,民企要真正享受到優惠政策,并不容易。“彈簧門”是指有些規定彈性太大,政府部門在執行規定時,伸縮性太強。“旋轉門”則指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走了一圈出來后,什么事也辦不成。
對此,南京一家民營物流公司老總黃海剛(應當事人要求,化名)也深有感觸。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過去有些政府部門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現在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即“門好進,臉好看”,但仍然“事難辦”。黃海剛說,在巨大的反腐壓力下,現在官員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這個不能拿,那個不能吃,做事沒了積極性。有的政府部門人員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彩,在機關混日子打醬油。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了事,有可能要擔責任。不做事,便不會犯錯。”黃海剛說,在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他感覺有些部門辦事效率低下,有的部門該做事不做事,讓他無可奈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