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0月26日電中央網信辦24日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討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在會上表示,要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實現網絡健康發展、網絡運行有序、網絡文化繁榮、網絡生態良好、網絡空間清朗的目標。就此,就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任主任、原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教授。尹韻公認為,針對目前互聯網發展的問題,要讓理性、建設的聲音成為互聯網的主流。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是塑造“中國好網民”的必要條件。
記者:您如何看當前網絡發展中存在問題?
尹韻公: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速度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認,目前網絡上的亂象還是很多,比如在網絡上隨意謾罵,網絡語言“很黃很暴力”,再有網民對于不同的聲音容忍度特別低,情緒化傾向非常嚴重。此外,在某些重大公共事件、歷史人物評價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表達自己不同看法的方式很不恰當,言論自由不是胡說八道,這就需要以科學的治理手段來加以引導和規范,要讓理性、建設的聲音成為互聯網的主流。
記者:現在有一個共識,互聯網治理是個世界性的新難題。在您看來,中國的互聯網法制化應該有怎樣路徑?
尹韻公:正如你提到的,全世界都研究如何加強網絡立法執法。互聯網對大家而言都是新事物,如何治理網絡對各國來說也是新問題,也沒有太多經驗可供借鑒。自近幾年我國開展打擊網絡謠言和網絡詐騙、清除淫穢色情信息等、倡導網絡名人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等工作以來,網絡生態環境得到明顯好轉,特別是互聯網上傳謠、信謠亂象得到一定程度解決,這說明依法治網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個人認為,我們的網絡法治化,或許可以在這個路徑上再進一步。
記者:中央網信辦主任魯煒提出,要引導網民尊法守法,做“中國好網民”。您認為怎樣的網民才算“中國好網民”?
尹韻公:就我個人觀點,“好網民”的定義有很多層面,但有兩點是必須具備的。首先,在網絡上的發言應該是理性的、建設性的,而不是宣泄情緒的、無意義的傷害他人的表達。同時,對于不同于自己的觀點,還應有包容心,即使反對也應該允許對方有表達的權利。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是塑造“中國好網民”的必要條件。?
?
?
相關鏈接:
新華網評:法治化,維護網絡空間秩序的最好“剎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