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
【關鍵詞】倫理譴責 普法 網民主動性
【解讀】互聯網法律問題有兩個層次比較重要,一個是道德層面,在網上達成共識,大家不能那么做,這是道德共識,不涉及法律問題,當然后面還有一個底線,就是法律約束,它是互聯網運作的基礎,是我們管理互聯網,網民使用互聯網,提供互聯網服務的企業運作互聯網共同要遵守的法律準則,這和道德倫理間并不矛盾。
加強互聯網法律知識的普及。比如實名制在操作中遇到很多困難,但怎么樣更加有效運作,同時讓公眾了解互聯網運作基礎,還有很多宣傳普及工作。
同時,發揮網民的主動性,在道德倫理方面建立解決問題的機制。比如采取民間協調,形成一些道德委員會,采取倫理譴責、倫理管理、倫理訴求等,以更快捷的管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王振民(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
【關鍵詞】基本法 法治意識 國際網絡法律秩序
【解讀】依法治國總體規劃包括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網絡世界需要網信辦方面有一個總體引導,提出建設總目標、總任務,從立法執法守法司法各方面有總體考慮。在網絡立法方面,目前比較迫切的還是有一個基本法。依法治網的“法”在哪里?法律是行政機關的“營業執照”,網絡空間也要有“營業執照”,通過立法授予管理網絡職權。
網民要有法治意識,這比現實世界的法治意識更需要、更迫切。很多時候靠自律,法治思維不僅僅是對黨政機關,對網民、對普通老百姓來講,也需要有法治意識。
在中國開展網絡法治建設也要考慮在國際上有同樣的國際視野。網絡空間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很多國際規則不確定,要通過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來推動國際網絡世界法律秩序建立。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國家,擁有最多網民,在建立國際網絡秩序方面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作出中國人的貢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