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送快遞不如回家開挖掘機
北京的冬天,晚上7點半天已經完全黑下來,快遞員劉文強(化名)結束下午的工作,口罩、耳套全副武裝,開著電動三輪返回了崔各莊附近的村莊,這里是多家快遞公司望京分公司的集中地。
從去年年底,他的一些小伙伴就陸續“失蹤”?!岸蓟丶疫^年去了,我也早就想走了,但沒買上火車票,而且礙于老板的情面沒走,我是人家朋友介紹來的”。早回家過年其實是一個借口,劉文強更想逃避的是年底的派件高峰期,“年底業務多,人手少,特別累”。
“90后”的劉文強原本從事著一項傳說中的偉大事業——開挖掘機,一天工作8小時,月入4500元。談起開挖掘機的日子,他深感自己“來送快遞,真是被他們騙了,還是那個穩定”。去年10月,聽朋友說送快遞工作自由,掙得也不少,他便辭掉了原先的工作。然而他發現,這份自由的工作就是意味著每天顛簸往返在從崔各莊到望京的路上,這段路程乘地鐵都要20分鐘。
早晨7點開始分揀,8點前出發上路開始派送一直到中午,下午3點又再次出發,到晚上7點半回來,結束整理工作已經是快晚上9點。他工作的區域除了兩棟大廈有電梯,其他5幢6層居民樓都需要跑上跑下,一天的工作量有100多件,每件可以給他帶來1元左右的提成,加上2700元的基本工資,這份工作在第一個月時讓他有了5000多元的收入。“但就那么一回,早晨遲到半小時要罰20元,原來六點半開始的時候我基本每天都要遲到,一個月就要扣600元,延誤快件要扣錢,接到投訴還要罰款”,現在他每個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
雖然沒有遭到過投訴,但是死活不承認自己被電話通知過的顧客讓他心里窩火?!暗冗^了年我估計也不干了。”劉文強嘟囔了一句,一加油門,身影消失在鄉村的夜幕中。
相關
快遞延誤標準 多數市民不知情
2012年5月正式實施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規定:快件首次投遞時間超出快遞服務組織承諾的快遞服務時限,但尚未超出徹底延誤時限視為快件延誤。根據標準規定,同城快遞的投遞時限為24小時,國內異地快遞為72小時;同城快件徹底延誤時限是3天,國內異地快件是7天。也就是說,如果快遞公司承諾同城快遞1天內送達,若4天后仍未送達,則視為丟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市民不知道快遞延誤的賠償細則。
標準規定,延誤的賠償應為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由于延誤導致內件直接價值喪失,應按照快件丟失或損毀進行賠償。除此之外,對于購買保價的快件,應按照被保金額進行賠償;沒有購買保價的快件應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賠償。
北青報記者昨日采訪發現,針對快遞延誤,各快遞公司并沒有統一而明確的賠償標準。關于對延誤的認定,申通、順豐客服均表示不存在不可抗因素下,超過公司承諾的服務時限沒有送達即可申請延誤賠償,即在確認延誤系公司責任造成的情況下可以賠付。這兩家公司的服務時限同城為1天,國內異地為2到3天。
在賠償標準問題上,申通、圓通、順豐快遞表示一般會退還本次服務費,不過具體事由需與當地客服點協商處理。而中通客服并沒有給出延誤賠償標準,她表示相關問題需向相應網點反映,網點會與延誤部門聯系處理。文/本報記者 趙婧姝
相關鏈接:
海南:快遞業迎旺季 市民投訴投遞慢包裹損壞丟失?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