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朋友圈里的面膜都賣給誰了
小王老師從2013年開始做微商,她覺得“我應該算資深店主了吧”,她告訴記者,其實大部分面膜沒有到消費者手里,多數賣給了代理,她思考的疑問是:“代理又賣給了誰”?但是,同為微商的李芳不這么認為,她覺得“買面膜的人既有代理,也有朋友,再說代理自己也在用啊,就算是代理賣給代理,這種模式又有什么問題呢?”
據了解,有業內人士曾指出,“如果你因為某種原因,多加了一些陌生人做微信好友,那么這些陌生人里大概有90%是做微商的,而這90%微商里至少90%是做面膜了。這90%的做面膜的人里面又有90%在發展代理的,而不是直接銷售的。”
這名業內人士指出,“好好研究,就會發現一些問題。”他認為,“這些面膜基本上沒有消費者,也就是說,幾乎沒有人因為使用而購買。按常理,這類的產品和營銷模式是必然不行的,然而,讓你深感顛覆的是,有一些人因此發財了,而更多一批本來想發財的人,因此而不缺面膜用了。”
他舉了個例子,“比如拋開廠家賺取的20元不說,50元出廠價,消費者價格300元,250元跑哪里去了?就在中間環節!面膜的中間環節是總代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以及無限代理。中間商賺錢也是天經地義的,畢竟也付出勞動了。不過,你要知道的是,這些面膜僅僅留存于這個長長短短的渠道里,而沒有、也沒有必要讓消費者使用。”
這名業內人士認為,邏輯是這樣的:“廠家用低成本生產面膜,然后給出或協商出高額零售價,留出非常誘人的中間價格空間。每一個人聽到這么大的利潤的產品,幾乎都要動動心。假如總代理以50元價格進貨,然后以100元給一級代理,并告訴一級代理零售價為298元,一級代理會被誘惑住從而接手。然而,一級代理的發財夢并未實現,因為她發現想以289元的價格賣給使用者,以自己的有限資源,太難消化那么多進貨了。這時候,總代理會給她出主意,那就是鼓勵一級代理發展下線即二級代理。有一級就應該有二級啊,有錢要大家賺啊。于是,一級代理以150元價格招二級代理。以此類推,直到最末梢的代理者。
最末的代理者如果再發展代理,利潤空間已經很小,成為不可能,只能做零售,賣給朋友圈的好友親朋。但是,這個設想基本也不可能實現,最終,貨砸到手里,好歹不多,那就自己留著用吧。
但是也有人士不認可這種觀點,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朋友圈之所以這么多賣面膜的,一是因為面膜是必需品兼易耗品,二是因為從單一一種產品開始切入微營銷,更容易讓朋友記住你。面膜不是洪水猛獸,它對于女人的皮膚保養真的是非常有必要。”
面膜賣給了誰?首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東西在朋友圈里賣,一定會有很多親戚朋友看到,所以自己必須是顧客是消費者,才有發言權,才敢理直氣壯地向她們推薦,因為自己用過了,確實覺得好用,這是前提。否則就是欺騙。騙別人一次有用,騙別人第二次還會有人上當嗎?你親自并且持續使用過了,皮膚確實變好了,身邊的人看在眼里,也買回去用了,發現確實不錯,于是再次回頭來買,并且還推薦身邊的朋友來買。這樣靠口碑來銷售的產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消費者也是有辨別力的。
對于代理,有收加盟費的,有不收加盟費的。個人認為,不收加盟費的風險要小一些,因為,即使賣不出去,你自己用也不虧啊,反正自己總是要用的,而代理價又比市場價要劃算很多。
這名業內人士認為,“相信大家也都看到、聽到過不少這樣的經歷,很多人從最開始接觸微商,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聽微營銷培訓課,決定試一把,從剛開始試用,覺得效果不錯然后拿10盒8盒(結果很快就賣光),現在他們越來越享受做微商,并且產品種類也慢慢地從單一到豐富,因為在做微商的過程中她們會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開拓自己的視野、更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好的貨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