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南的海防,最早應該追溯到漢代。海南的海防,最早應該追溯到漢代。而有據可查的記錄始于宋代,如慶歷中招收廣南巡海水軍,“皆予旗鼓訓練,備戰守之役”;元代設白沙(在今海口)水軍,“后于白沙律置鎮,給糧巡防海上”。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昔日炮位成菜地 探訪被遺忘的“鎮瓊炮臺”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4-24 16:33

      瓊州海防志

      海上狼煙烽火涌

      【瓊州海防志】

      明代海南衛所、海寇與烽火臺


      文昌清瀾所城、炮臺遺址。 王育龍 供圖

      儋州海頭黑石墩烽燧遺址。 王育龍 供圖

      明代瓊州85處烽火臺

      東路烽堠三十五:

      (內五所,旗軍十二名)白沙、芒藔、東營、鋪前、七星、北嶺、抱虎;

      (清瀾所,旗軍二十六名)抱凌、赤水、楊橋、大場、中場、調炳、村門、鹽藔、馮家、哆喃、調懶、赤石、博敖;

      (萬州所,軍人十六名)南港、蓮岐、蓮塘、大塘、烏魚、新潭、楊調、陵水;

      (南山所,軍人十一名)牛嶺、水口、黎庵、南山、石賴、高沙、淡水。

      西路烽堠五十:

      (內五所,旗軍十七名)白廟、東水、石公式、馬裊、博浦、烏石、白崇、黃龍、博頓;

      (儋所,旗軍二十四名)頓積、神硧、峨峁、峨曼、湳灘、湳源、湳浦、湳卜、洋浦、新英、大英、南莊、田頭、沙溝、煎茶、誓村、大村;

      (昌化所,旗軍十三名)新港、大員、小員、北港、南港、馬嶺、魚鱗、小南、赤砍、赤石、抱牌、白沙;

      (崖所,軍人十一名)榆林、三亞、臨川、白石、甘露、南山、郎棲、抱羅、望樓、佛老、黃流。

      海南的海防,最早應該追溯到漢代。而有據可查的記錄始于宋代,如慶歷中招收廣南巡海水軍,“皆予旗鼓訓練,備戰守之役”;元代設白沙(在今海口)水軍,“后于白沙律置鎮,給糧巡防海上”。

      明代以前,海南島與內地沿海地區一樣,海防只是萌芽,沒有完整的防御體系。直到明洪武年間,沿海形勢、外交政策、海禁政策等方面的發展和變化,才逐漸形成了海防戰略、抗倭戰術,以及對海防要地的設施建設。明代海南的海防史,可以說是圍繞防倭寇和抗侵略展開的,但其建制卻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衛所制”,毫無二致。

      如果說明代海防體系的亮點在烽燧,那么清代的重頭戲便落在炮臺上。我們將史料上的烽火臺、炮臺與今天的遺址相對照,一個個歷史時期的守衛與抗擊畫面便浮現眼前。

      從臨高縣臨城鎮昌拱村往正東方向走800米,距離大海約20米的木麻黃林內,一片沙土墩赫然眼前,如若不是散落的明代殘磚,土墩中部似有修造痕跡,這片被珊瑚石、灌木叢、仙人掌覆蓋的土墩竟然是一座烽火臺。

      往西行,穿過臨高角,便見到了同樣隱秘在木麻黃林子里的龍豪烽燧遺址,與昌拱烽燧遙相呼應。兩座烽火臺而今都還算保存完好,但當地的地名早已與烽燧原名不同。

      這些坐落在臨近海岸較高的崗坡上,以瞭望海面發現情況并通風報信的烽火臺,均占據了海岸線上的有力地形。于是從一個個烽火臺,勾起了對明朝海南海防體系的探究。然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從來都是交織在一起,明代海南海防與商貿緊密關聯。

      衛所:

      1衛城、7所城、4城

      放眼初建明朝時的大背景,明太祖朱元璋欲與日本建立睦鄰友好關系遭拒,忙于清除元朝殘余的同時,方國珍、張士誠余部卻勾結倭寇,以致東南沿海倭患日盛。于是朱元璋一方面通過外交手段解患,一方面厲行海禁,軍事上則開始了海防的籌劃與建設。

      “海禁是什么?海禁就是經濟之門關閉,軍事之門打開。”海南文史研究者蒙樂生形容。

      首先是沿海衛所的設立。衛所制是明代的基本兵制,朱元璋為吳王時便已建立,明朝建立后進一步完善。洪武元年(1368年)規定:“凡一衛統十千戶,一千戶統十百戶。” 此時,一衛大致有一萬人。洪武七年(1374年)對衛所編制進行調整,每衛總兵力5600人,下轄前、后、左、中、右5個千戶所,每千戶所下轄十個百戶所。此外,在沿海地區還設有不隸屬于衛而直屬都指揮使司的獨立千戶所,即守御千戶所。

      海南在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設海南分司,有鎮兵1000余名,仍隸廣西。八月廣東衛指揮僉事孫安,和高郵千戶周旺、百戶吳成等分別駐守海南,開設衛所,設屯田11處,向朝廷奏請擴展城池,升瓊州為府。查閱明代海防資料,洪武五年(1372年),設置海南衛;洪武七年(1374年),設置了萬州所。洪武十七年(1384年),設置新會千戶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指揮桑昭請求獲準增添后所,改中左所為前所,儋、萬州所為守御所。

      萬歷年間設瓊州府的白沙寨,其艚船有22只,長號槳船15只,正兵2哨,泊白沙港。此后造揚威營備倭艚船3只。

      《明太祖御制文集·勞海南衛指揮敕》記載,當時有旗軍1170名,包括內五所(左右中前后各100名),東三所清瀾、萬州、南山各100名,西三所儋州150名、昌化所100名、崖州所120名;戰船二十三只(內五所各一只,外六所各三只)。

      由此,可以統計出海南當時的城池有海南衛城、海口所城、清瀾所城、萬州所城、南山所城、儋州所城、昌化所城、崖州所城以及澄邁城、臨高城、定安城、感恩城等。

      海寇:

      守衛、抵抗、戰功

      而海寇更多是經濟發展與海上私貿的產物。

      “明代海南島不再是本島海寇所獨有的勢力范圍,被迫與潮州、漳州、福寧州等地海盜共同分享海南島的資源;外國海寇不局限于占城(越南),大泥(馬來半島)、交趾(越南北部)、葡萄牙等國海盜也參與其中。”福建師范大學劉運強認為。

      海寇始終來犯。史料記載海南的海寇活動比廣東、福建一帶晚了將近1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十四日,倭寇登岸掠劫儋州沿海村莊;洪武十九年(1386年)五月十九日,倭寇掠劫儋州新英、洋浦港貨物;成化元年(1465年),海寇登澄邁縣縣治,民居燒毀一空;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倭寇登臨高石牌、白廟等村莊,燒劫民舍;嘉靖年間,昌化守御所置巡視海面船被海盜掠走……

      但總體而言,針對海寇的防御,在洪武年間的三十年內,因國力強盛,基本“有攻就有守”。如洪武二十年(1387年),海寇登海口岸,指揮花茂奏設城池,移后千戶所官軍守御;二十三年,海寇登昌化棋子灣岸,指揮桑昭奏筑昌化千戶所城池隄備;二十四年,指揮桑昭以清瀾海港嘗有倭寇泊舟,侵略居民,奏立守御所,軍1000名以備御;二十五年,倭船侵掠萬州,指揮桑昭奏撥軍1000名,委千戶俞凱董領筑城守御;二十七年,以南山嘗有倭寇泊舟登岸,指揮花茂奏設千戶所,撥官軍1000名守御;二十七年,指揮花茂遷調囂巡檢司于太平都南窘村,以防海寇。

      明朝海盜對海南島的騷擾頻繁到了何種程度?究竟有多少次劫掠與殺戮?如今已很難知曉。史志上的記載,往往與守衛、抵抗以及死亡和戰功聯系在一起。

      如永樂九年(1411年)二月初三,倭寇在昌化海岸登陸,攻陷昌化城,千戶王佛戰敗被殺,指揮徐茂、李桂等帶兵接戰,生擒15人,斬首5人,繳獲一批武器;弘治十二年(1499年)海盜搶劫儋州沿海村莊,指揮周遠率兵擒獲海盜吳球等18人,繳獲船4艘,器械369件;正德十四年(1519年)渤泥番海寇入侵榆林港,知州陳堯思指揮谷春等督軍,斬獲賊眾羅朝田等24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海賊搶劫萬州新潭村,擄去男女民眾17人,吏目姚汝勵和千戶周昂駕船追至獨洲島奪回……

      烽火臺:

      舉火燃曰烽,望其煙曰燧

      無疑,海寇活動對海南島上百姓的生存、生產、生活等產生影響的同時,也促使海南島海防建設以及軍事地位的提高。

      “面對倭寇瘋狂掠奪即海盜的大肆搶劫,明代海南島便形成了一整套海防體系。”海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王育龍介紹,這些體系中,包含了營堡、城池、衛所、巡司、烽燧(烽堠)、驛站、驛道、水師及地方多種兵力。

      王育龍自2011年開始,參與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大學南中國海考古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考古調查小組,通過“環海南島明清時期海防設施調查”項目,試圖對烽燧等海南海防文物遺址進行搶救性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烽燧(也稱作烽火臺、烽堠、煙墩、煙堆、墩臺、望樓等),明初環海南島沿海東、西兩路共設106座。明《方輿志》記載,“舊制無烽堠,今于沿海緊關去處設立一百六座,差兵夫晝夜瞭望,遇警放煙,稽古制也。”至明正德年間,減至85座(東路烽堠35座,西路烽堠50座),官兵和戰船隨之減少。

      顯然106座烽燧不是一夜之間建造而成。史料記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因海寇經常犯境,萬州守御所3艘戰船在沿海一帶加強巡邏,又在南港、蓮岐、蓮塘、烏場、新譚、楊調、陵水等8處設烽火臺,派2名軍士晝夜執勤,如發現海寇就放煙報警。

      丘濬《大學衍義補》中,有“守邊”之策關于烽燧的闡釋,“邊防備胡寇,作高土櫓,櫓上作桔槔,桔槔頭兜零,以薪草置其中……有寇即火燃,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煙,曰燧。”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劉貢]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叉开腿让男人捅|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你懂的在线播放|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求乳魂h肉动漫在线观看|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另类欧美视频二区| 青青草91在线| 国产精品第100页|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交性视频| 欧美极品少妇无套实战|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色多多视频网站| 国产真实伦正在播放| freehd182d动漫|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97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精品|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亚洲第一永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