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這是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的增速,2014年的全年財政收入增速為8.6%,2015年的財政收入壓力正在加大。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稅收收入30563億元,同比增長1.2%,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07億元,扣除政府性基金中轉進來的收入后,同口徑增長2.4%,增速仍處于低位。
國家稅務總局對稅收放緩給出的解釋是:一經濟增速放緩,二減稅規模擴大。
土地收入在一季度也出現大幅下滑,第一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減少3897億元,下降36.1%。
一位基層的稅務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第一季度肯定不好,整個經濟形勢不行,特別是原來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形勢不好。但是進入第二季度應該會有所好轉。”
上述稅務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從4月開始國稅總局就在安排2015年指令性檢查的相關工作,預計在5月全國推開。與去年重點檢查房地產不同,今年檢查的重點是金融行業。”
稅收下滑三大原因
在今年的一次全國的財政會議中,相關財稅人士表示,今年財政收入放緩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形勢不好,二是結構性減稅,三是營改增。
4月22日,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王陸進通報了一季度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情況。今年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27121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3.4%。其中,中央級稅收收入增長4%。
王陸進介紹,從行業結構看,工業稅收中高新技術和裝備工業稅收呈現亮點,如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稅收增長10.7%。這表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正在持續發力。
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房地產營業稅1452億元,下降4.8%。下降的不僅僅是國內的稅種,第一季度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2895億元,同比下降13%;關稅608億元,同比下降8.5%。
一位國稅人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就曾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能“完成”稅收任務,大企業的稅收起到不小作用。“最直觀的是貿易額在下降,一個原因是外部需求下降,導致出口下滑,另一個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拉低了稅收。”相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第二季度稅收會有好轉,目前貨幣政策不斷放松,財政政策繼續推進減稅,這都有助于二季度經濟企穩,經濟層面好轉也會帶動稅收上升。”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稅收大排查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從二季度開始的指令性檢查會一直持續到年底,在稅收下滑的背景下,這次財稅無疑會對二季度的稅收起到不小幫助。
指令性檢查,是國稅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稅務稽查分為指令性檢查和指導性檢查,出口退稅、黃金交易、資本交易屬于指令性檢查;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盈利性教育培訓、房地產建筑業屬于指導性檢查。
一位地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指令性檢查項目中的前兩項都屬于國稅檢查,而房地產查稅目前仍由地方來執行,房地產企業還是今年檢查的重點。
對于地稅來說,要在營改增之前對房地產企業進行三年的土地增值稅清繳,不然營改增后,流轉稅變為國稅部門的,地方就不能再收取土地增值稅了。
此外,河北出現了騙取出口退稅的情況,這并非個案。今年出口退稅也會成為檢查的重點。今年年初,河北興弘嘉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故城縣弘興布業有限公司讓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4699份,金額33.07億元,抵扣進項稅額5.6億元;涉嫌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105份,金額5.31億元,稅額0.9億元;假報出口4.5億美元,涉嫌騙取出口退稅4.5億元。
“國稅總局通過分析某行業存在較大的風險或者問題,就會布置指令性檢查工作,都會在每年稽查工作要點或檢查工作文件中下達。”一位地方稅務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根據國稅總局的安排,2015年區域稅收專項整治會重點選擇一個稅收秩序相對混亂、稅收違法行為比較集中的地區組織開展。“能夠增加收入是肯定的,同時具有整頓和規范的目的。”上述地方稅務人士說。
?
?
相關鏈接:
2015大學生起薪行情:金融業起薪最高超萬元
倫敦一投行總裁常年逃票 曝光后遭英金融業禁入
田國立:金融業要跟上“走出去”的節奏
阿里金融業務版圖加速擴容 云金融等業務年內或推出
金融業高管與員工薪酬相差百倍 已成官員養老院
央企薪酬改革落地:高管七特權設上限 金融業遭殃
海口:毒販轉行投身"金融業" 借《我是歌手》詐騙被抓
統計局曬非私營單位工資:金融業最高 年均近10萬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